冻疮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性损害,病程慢性,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好发于秋末冬初,不一定是最冷之时。儿童、妇女以及末梢循环不良者多见,好发于四肢末端、面颊、耳郭,常对称分布。特征性损害是局限性瘀血性暗紫红色隆起的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色,表面紧张,严重时可出现水疱、破溃、糜烂、溃疡等,瘙痒明显,受热后加重。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色素脱失、萎缩性瘢痕。临床上注意和冻伤鉴别。(苗国英、方洪元)
ABCDEFGHJKLMNPQRSTWXYZ
·第1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2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3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4章 动物所致皮肤病 ·第5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6章 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7章 结缔组织病 ·第8章 免疫性大疱病 ·第9章 无菌性脓疱性皮 ·第10章 皮肤血管炎 ·第11章 皮肤脉管性疾 ·第12章 红斑皮肤病 ·第13章 丘疹鳞屑性皮 ·第14章 角化性皮肤病 ·第15章 真皮胶原及弹 ·第16章 皮下脂肪组织 ·第17章 皮脂腺及汗腺 ·第18章 毛发及甲病 ·第19章 非感染性肉芽 ·第20章 色素性皮肤病 ·第21章 神经障碍性皮 ·第22章 黏膜疾病 ·第23章 内分泌代谢性 ·第24章 遗传及先天性 ·第25章 皮肤肿瘤 ·第26章 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