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癣是指皮肤癣菌侵犯甲板或甲床所引起的疾病。皮肤癣菌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其中以红色毛癣菌占首位。主要分为远端侧位甲下型(DLSO)、近端甲下型(PSO)、白色浅表型(SWO)和全甲毁损型(TDO)四种类型。治疗首选内服抗真菌药物,并配合外用效果会更好。值得注意的是抗真菌药物内服前以及服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肝功能等化验指标。
甲癣图3-3-1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癣 临床最多见,感染始于甲的前缘和/或侧缘,邻近皮肤常伴有癣,甲板的破坏以角化增生为主,表现为甲的色泽改变、质地松软和厚度增加,有时见甲板与甲床分离,可从患甲传染至其他健甲。(朱海波)
甲癣 图3-3-4 近端甲下型甲癣(胡玲玲)
甲癣图3-3-2 近端甲下型甲癣 感染从甲板近端开始,多发于手指,可合并甲沟炎,甲板无明显角化过度,可表现为白斑和表面不平,呈营养不良样甲外观。(胡志远)
甲癣图3-3-3 白色浅表型甲癣 为致病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引起。特征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片状白色浑浊,甲板表面常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郭波)
甲癣 图3-3-5 白色浅表型甲癣 (皮超)
甲癣 图3-3-6 全甲毁损型甲癣 又称全甲营养不良型,多为上述几型发展而来。(王林)
ABCDEFGHJKLMNPQRSTWXYZ
·第1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2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3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4章 动物所致皮肤病 ·第5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6章 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7章 结缔组织病 ·第8章 免疫性大疱病 ·第9章 无菌性脓疱性皮 ·第10章 皮肤血管炎 ·第11章 皮肤脉管性疾 ·第12章 红斑皮肤病 ·第13章 丘疹鳞屑性皮 ·第14章 角化性皮肤病 ·第15章 真皮胶原及弹 ·第16章 皮下脂肪组织 ·第17章 皮脂腺及汗腺 ·第18章 毛发及甲病 ·第19章 非感染性肉芽 ·第20章 色素性皮肤病 ·第21章 神经障碍性皮 ·第22章 黏膜疾病 ·第23章 内分泌代谢性 ·第24章 遗传及先天性 ·第25章 皮肤肿瘤 ·第26章 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