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 患者,女性,85岁,早晨起来不慎摔倒,右上肢体接触地面后,肢体活动受限,不能外展,到当地医院拍片检查为右侧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折处成角移位明显,咋治疗好?
血透智慧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吗? 最近不少医院都引入了学透通血透智能管理系,实现了患者自助接诊,同时血透过程中有预警功能,有效防控突发事件。此外自动进行周期性排床,让医护工作者从繁杂的排床工作中解放,还可根据医护的需求制定排班模板,一次排班就可以“一劳永逸”,减少了更多的人工操作,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
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 作者:金莹莹马占龙来源:江苏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公众号(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基层医疗机构遇到发热病人怎么办? 现在**在我国反复以来,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规定不能处理发热病人,也不能***抗菌素类消炎药。那么遇到发热病人基层基层医疗机构怎么处理?不能处理病人叫病人到上级医院就诊,那么病人怎么去就是个问题。现在基层做法了解患者情况没有到疫区去过,自己到上级医院就诊。到疫区去过联系院领导,院领导再联系当地新冠肺炎
【中国卫生人才网】2022年 护士 执业 资格 考试考生须知! 中国卫生人才网发布了202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生须知,小编专门整理了通知内容分享给各位考生,请各位考生详读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报名并参加考试!【通知原文】2022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定于4月23、24日举行,为确保顺利参加考试,请考生认真阅读以下内容。一、考试报名(包括网上预报名、现场确认和资格审核)
出勤和绩效工资挂钩吗? 我们医院出勤和绩效工资是不挂钩的,出勤和绩效不挂钩,我觉得也是比较合理的事情。没有特殊的情况,每一个医务工作人员都是非常自觉的,都是按时上下班的,几乎都是出全勤,如果不能够出全勤,多数是家庭有重大的事情,或者是自己身体出现了问题不能够上班的,这样如果扣掉职工的绩效工资,感觉到特别的于心不忍,我们医院
备考2022年检验职称考试情绪紧张烦躁?看看这几招帮你缓解! 2022年检验职称考试复习备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考生会出现情绪紧张烦躁,那应该怎么做呢?小编整理了几招!快来一起看看吧!制定学习计划将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量化,每天规定一个时间段学习,按时完成学习的进度,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定,复习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就算复习内容再多,也能够
2022年全国统一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护士被称为白衣天使,是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按照规定从事护理活动,负责照顾受伤病人的安全与复康、及卫生教育的相关从业人员的称呼。想成为一名护士首先要通过护士资格考试,2022年护士考试报名有什么条件呢?小编和各位同学说说吧!?1628848185707​1、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
右美托咪定药物过敏罕见?护理麻醉应这样应对 关键疾病:左锁骨骨折Ⅰ型变态反应 现病史【一般资料】 男性,14岁,学生 【主诉】 不慎摔伤左肩2天余 【现病史】 患者诉2天前因外伤致伤左肩部,当即感患处疼痛,活动受限,不伴肢体麻木,无头痛,无昏迷呕吐史,无胸痛,腹痛,未作特殊治疗,急送入院,门诊拍片后以左侧锁骨骨折收入院,病程中精神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 自诉既往体健,芒果过敏
杨***铭 | 副主任医师 护理科 内科护理 浏览:20967
爱医热点:谁来倾听医生的内心挣扎? 医生常是他人情绪的承接者——听患者倾诉痛苦,为家属解答焦虑,却很少有人问一句:“你,还好吗?”他们习惯隐藏情绪,把委屈咽下,把崩溃调成静音。夜班后的失眠,职称晋升前的焦虑。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疲惫、焦虑、无力甚至抑郁,往往被一句“这是你的职责”轻轻带过。医学需要温度,而传递温度的人,也需要
爱医热点:没有名校光环的医学生,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应是什么? 在医院的招聘公告上,“双一流”“硕士起步”“SCI论文”等要求,对于来自普通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就像是一堵无形的墙。但现实也告诉我们,临床一线中,许多业务骨干、科室中坚,都来自非名校背景。他们中有人靠扎实的临床能力立足——病史问得全、体格检查细、诊疗思路清,被上级称赞“基本功过硬”;有人在规培轮转中主动
爱医热点:学医前后,大的改变是什么? 学医前,生活里更多是按部就班的日常,关注的是自身的喜好、娱乐与社交。学医后,世界仿佛被重新上了色,大的改变在于视角与责任感的双重转变。学医,像一场漫长而深刻的重塑,从外在习惯到内在思维,悄然改变着每一个走过这条路的人。说话方式变了——朋友感冒,不再随意推荐药,而是追问症状、病程和指征。性格也悄然转变
爱医热点:当医生,你是如何挺过低谷的? 医生那些说不出口的压力,藏在白大褂下的疲惫,只有同行才懂。医生的低谷,往往悄无声息。一次抢救失败、一场医患**、一句患者的质疑、一次职称落选,都可能成为压倒情绪的瞬间。但总有一些时刻,让医生重新站起:患者一句真诚的“谢谢”,同事拍拍肩膀说“你已经尽力了”,或是某天看到康复病人笑着走出医院的身影。这些
爱医热点:如何看待学医成才慢? 在众多职业路径中,医生的成长周期格外漫长。从时间上看,大学本科五年,规培三年,考研读博再三到五年。等真正独立上手术台、独立管病房,许多人已过而立之年。“成才慢”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能力积累上。看一百个病人,才敢说略懂;做几十台才算入门。临床经验无法速成,生死判断容不得试错。这种“慢”,是医学本
爱医热点:这个国庆,你在值班吗? 国庆长假,有人出游,有人归家,而医生的假期,往往被白大褂和排班表填满。门诊照常开诊,急诊24小时运转,手术一台接一台——节日的欢乐背后,是无数医护坚守的身影。一个科室,八天长假,可能每人轮两到三个班:大夜、小夜、白班连轴转。有人整个假期都在医院度过,有人刚下夜班就被叫回处理急症。值班表一贴出来,有人
爱医热点:本土期刊发表占比要超20%,医学科研人员如何应对? 对医生来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不仅意味着获取了关键的科研经费支持,更是其学术造诣与创新能力的一种权威认可,在职称晋升及学术声誉的构建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集中申请期项目评审结果,共资助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十类项目53159项。今年
爱医热点:医院真缺人,还是门槛太高? 医院“缺人”已是常态。各家医院年年招人,岗位信息满天飞,编制岗位频频放出,可现实却依旧是临床一线人手告急。另一边,不少医学生和规培医生却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简历投了几十份,面试寥寥无几,医院对人才的期待越来越高,筛选越来越严非博士不要、非985不录、非科研成果不收,基层岗位也要求硕士起步。导致“招不
爱医热点:医生如何平衡真诚与自我保护? 真诚,是医者的初心;而自我保护,却是现实教会的生存方式。面对患者,医生常在“坦诚沟通”与“规避风险”之间寻找平衡。说重了,怕引发焦虑或纠纷;说轻了,又怕耽误病情、被质疑隐瞒。一句“问题不大”,可能是安抚,也可能成为日后的争议点;一次口头交代,再信任也抵不过一纸签字。有些医生习惯话留三分,病历详尽到每
更多考试宝典
更多在线题库
更多近期会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