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左心功能测量的方法(5)

左心功能测量的方法(5)

2010-12-28 16:16 阅读:15240 来源:百度空间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组织多普勒显像和应变率技术正在被证实对于评价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生理诊断工具,尤其实用于临床评估患者心功能的价值

  同一病人的组织速度显像还能提供额外的信息。我们选择组织追踪显像显示各阶段位移,通过电影回放显示收缩期图象而不是舒张期图象。二尖瓣瓣环为绿色,提示该处位移为8mm,室间隔中段运动速度为6-4mm,前间隔远段没有彩色显示,提示该处根本没有运动速度梯度。
  这里是彩色解剖M型图象。图象底部标为绿色显示基底段运动位移最大,并呈现良好的递减梯度直到室间隔2/3以下,变成白色,提示前间隔远段无运动。
  到此为止,还不能证实是心肌缺血还是左室运动延迟。为了鉴别,需要心肌应变率。什么是应变率?应变率与组织定义有关,它可以告诉你心肌是否收缩和增厚。这是室间隔的组织多普勒显像。这张幻灯显示了心肌应变率,尤其是应变率。这是将取样容积放在室间隔,我们标记了从基底段至心尖段。这时橘红色意味着心肌收缩,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室间隔至心尖都收缩,心尖部为兰色,意味着心尖部心肌变薄。这就回答了我们关于心肌是否缺血的问题。因为缺血区域的心肌收缩不协调,它发生在不同时相,当室间隔其它阶段心肌收缩增厚时心尖部心肌却变薄。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三个箭头以及PST即收缩期后心肌增厚。收缩期后心肌增厚是心尖部心肌在收缩期变薄,但在等容舒张期甚至舒张早期却能够收缩增厚。这就是收缩期后心肌增厚。这也意味着该处心肌是存活心肌。
  这是我们该病例的最后一张幻灯。
  这是组织速度显像显示急性心肌缺血时收缩期后心肌增厚的不同形式。前面的幻灯所显示彩色M型扫描图我认为是很好的显像。我们还可以用另一种替代方法表示,将取样容积放置于室间隔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来评价,这张图显示的是一例急性下壁心肌缺血时的收缩期后心肌增厚. C曲线记录于基底段,可以看到基线上方的波形代表基底段朝向心尖的收缩运动非常正常。但它与横线之间存在第二个波形,这就是收缩期后心肌增厚。再来看B图。B图显示室间隔中段,可以看到收缩运动明显减弱,收缩期后的心肌增厚的波形变得更加显著,而且持续更长的时间。最后,A来自近心尖的心肌阶段,显示更弱的收缩期收缩运动,以及更明显的收缩期后增厚。我想,你们一定同意这些图象非常简单易懂。如果在进行超声检查的同时放置取样容积来获得这些曲线,超声技术员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您也可以在超声检查后进行脱机分析得出这些曲线,完全由您决定。
  总之,今天我们向您展示了令人兴奋的组织多普勒显像和组织速度显像技术,在我们实验室应用来评价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我们应用于每个病人,对于评价心肌的局部收缩功能极其有帮助,正如病例所示,当存在室壁运动异常时,有助于鉴别心肌缺血,束支传导阻滞和运动延迟。这些新技术还可以用于负荷超声。对于舒张功能,可以帮助识别左室驰张受损的病人,鉴别正常或假性正常充盈,还可以用二尖瓣的E/E’比值来估测左室充盈压。重要的是记住,如果比值小于8是正常值,这时压力可能正常,大于15,表示左室充盈压升高,而8-15则无法判断。请记住,我们用的是室间隔二尖瓣瓣环运动,而不是侧壁, 如果您参考一些文献,会发现两者间会有一些差异。最后我们显示几种不同的获得信息的方法,您可以采用速度梯度, 组织追踪显像, 心肌应变率成像,彩色解剖M型。这些技术对您非常有帮助,有利于您更好地进行诊断, 我们希望您能很快尝试使用。
  负荷超声病例
  常规进行的负荷超声是比较静息状态下和负荷状态下室壁各个阶段的运动和心肌增厚。正如前面提到的,该检查有一定的局限,必须受到专门的训练,同时受成像条件和图象质量的影响。我们相信组织多普勒为负荷超声提供了定量工具,我们相信第一步总是应该由训练有素者对黑白图像进行分析,现有的组织多普勒为提高观察者之间的可重复性提供了有用的信息。这一例显示了如何在负荷超声中应用组织多普勒。
  这是一例老年男性患者,首次出现不典型的胸痛,所以进行负荷超声检查。这里可以看到基础状态下,低剂量,峰剂量前,峰剂量时的灰阶图象。开始时左室后壁和前间隔增厚正常,收缩活动在低剂量,高峰期前,高峰期逐渐增强。
  短轴切面较常规的左室**肌水平略低,朝向**肌根部。同样静息状态下左室阶段运动正常,收缩活动在低剂量,峰值前,峰值期增强。心尖四腔心图象质量不太好。静息状态下,主动脉瓣远端的室间隔边界信号有一些丢失,心尖部显示也不太清楚,可是左室整体功能正常,阶段收缩活动可能也是正常。低剂量时,室间隔活动增强,但这一阶段靠近左室流出道,需要小心评价。峰值前期室间隔基底段进一步增强。峰值期,左室室间隔和侧壁心尖部收缩活动进一步增强,然而我们关注的是,侧壁基底段似乎不如心尖段运动有力。
  怎样用组织多普勒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首先冻结图象。把取样容积放置于感兴趣的区域,先记住截点值,7(室间隔基底段),6(侧壁基底段),5(室间隔中间段),4(侧壁中间段)。当取样容积放在室间隔基底段,速度曲线清晰的显示峰值运动速度超过10cm/s,明显超过阈值,同样室间隔中间段运动正常,峰值运动速度为7.5-8 cm/s。当我们来看侧壁时,收缩曲线有切迹,较低的速度信号刚刚超过4 cm/s,而正常值应改为6 cm/s,证实了在灰阶图象中所怀疑的该处存在运动异常,同样在中段也可以看见侧壁中间段的低速信号。
  换到心尖长轴切面,可以看到,静息状态下,左室后壁及前间隔运动正常,低剂量运动增强,高峰期前,运动尚可,同样在高峰期,后壁基底段收缩运动减弱。我们怎样使用组织多普勒方法呢?选择室间隔,冻结图象,把取样容积放置于基底段,得到以等容收缩期开始的峰值曲线,但是速度较低为5cm/s,该阶段正常应超过6cm/s,后壁中间段运动速度与前类似,超过阈值。
  假如不想看速度曲线图,我们也可以运用彩色编码系统。现在看后壁基底段,如果这里正常,应该显示为绿色。而现在这里大部分是灰色,有一点黄色,提示速度降低,如果移动到中间段,这里为绿色,提示正常。
  让我们再回到四腔心,应用同样的技术,我们可以证实室间隔运动正常,基底段显示为绿色,室间隔中间段也为正常的绿色,而侧壁基底段并不完全充填绿色,提示运动减弱,同样侧壁中间段也减弱。
  最后,在心尖两腔心切面,我们可以看到静息状态下下壁和前壁收缩活动正常,小剂量时运动增强,峰值期前下壁基底段有一些运动减弱,此阶段较难诊断,在高峰期这里的运动减弱更加均匀。再用组织多普勒来验证。选择这一阶段。将取样容积放在阶段中间部分,运动速度为6cm/s,而这里正常情况下的速度应该大于7cm/s。而在中间段速度大于6cm/s。对面的前壁运动速度为正常。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