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科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对医生都是极大的考验。在这里,培养急诊临床思维,正确处置患者,对医生的一生将大有裨益。
墙上的制度 刻在脑子里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秦克义
应对急诊外科,早有一套成文的规矩,不再饶舌。然而真正的临床工作可不是那么简单。
去年的一天,我听说医院又出事了: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被抬到急诊室。一位青年医生殖器班,一看病人奄奄一息了,急忙领着家属把病人抬到二楼一位返聘的外科专家诊室。这位专家见此情景,急了,吼道:“这么重的病人你怎么往门诊送?”老大夫一边吼,一边往普外病房送。到病房后没几分钟,病人就咽了气。所谓复苏也只能是做给活人看的,因为病人已经是不可逆的死亡。家属马上跳起来大嚷大叫,说是抢救不及时,死不瞑目!很快,医务处负责人和院领导都赶到了,一边安抚家属,一边找当事医生。老大夫气得浑身发抖,哪里还写得出诊疗经过。家属不依不饶,一时间围观者把诊室挤了个水泄不通。
当家属闹得正欢时,血液科病房下班经过这里的一位女医生,见此混乱现场,一下子认出他们来。她愤怒地质问家属:“你们不是坚决要求出院吗?跑外科来闹什么?”原来这是位白血病患者,因为晚期并发多器官出血,血液科向家属送达了病危通知,但没有让她出院,继续抢救。家属拒绝治疗,有签字为凭。经此揭露,家属理屈词穷,悄悄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