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支气管结核诊治的专家共识(3)

支气管结核诊治的专家共识(3)

2012-03-27 09:27 阅读:7606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及外膜(软骨和纤维组织)的结核病,属肺外结核,既往曾称为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确诊应包括微生物学和(或)病理学证据。 一、流行病学特点 约有10%-40%的活动性

    2.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绝太多数专家均认为,无论是全身抑或是气道局部,均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3.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

    随着可弯曲支气管镜及其相关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支气管镜介导下的腔内治疗技术在EBTB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支气管镜下的腔内介入治疗,不仅可以提高EBTB的疗效,减少EBTB所致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最大限度地保全患者 的肺功能,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一些传统药物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如阻塞性肺不张、气道瘢痕狭窄等。不同类型EBTB所选用的介入治疗技术以及干预的时机亦 不尽相同。

    (1)炎症浸润型:此时气道属MTB感染早期,黏膜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管腔尽管有轻度狭窄,但引流多无明显障碍,腔内介入治疗的方法主要是 间断性应用支气管镜清除气道分泌物,同时配合局部应用敏感的抗结核药物,以控制MTB感染,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病变的愈合。

    (2)溃疡坏死型:此时 气道处于结核性损伤的明显期,病变处的气道黏膜出现坏死并形成溃疡。局部黏膜组织充血、水肿,溃疡表面多有干酪样坏死组织所覆盖,加上局部黏液栓的形成, 易导致远端肺不张。此时若不及时采取支气管镜下的腔内介入治疗干预,很容易造成不可逆性的肺毁损,此型EBTB腔内介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病变气道的阻 塞,抑制局部炎症。通常采用的介入治疗方法:①间断性应用支气管镜清除气道腔内的黏液栓及干酪样坏死组织,以恢复气道的通畅。对于活检钳难以清除的坏死组 织,可采用冷冻、热烧灼等方法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以往的经验表明,与热烧灼方法相比,冷冻治疗所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可作为优先选择。对于病变 范围广泛且伴有明显气道狭窄的患者,可配合间断性的球囊扩张,以恢复并保持气道通畅。②在完成上述腔内介入治疗操作后,通常再给予抗结核药物局部灌注治 疗,以控制EBTB感染,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病变的愈合。③为防止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此期EBTB所致的气道狭窄,若确需要支架植入者,宜选择 可以方便取出的硅酮支架或金属覆膜支架,金属网眼裸支架植入属于禁忌。

    (3)肉芽增殖型:此时气道的结核性病变处于由损伤向修复阶段转化,黏膜的溃疡坏死 面逐渐愈合,取而代之的是增生的肉芽组织,并可导致管腔狭窄。此型EBTB腔内介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病变气道闭塞。可选用的介入治疗方法:①对过度增 生的肉芽组织可采用冷冻、热烧灼的方法予以清除;②对于病变范围广且明显管腔狭窄者,可选择适时腔内球囊扩张,以保持气道的开放状态;③在完成上述腔内介 入治疗操作后,通常可再给予抗结核药物局部注射治疗,以控制MTB感染,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病变愈合。在此需要特别强调,支气管镜引导下的各种腔内介入治疗是EBTB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应该注意这一操作可潜在性引起EBTB的播散,故应特别强调,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必须在充分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进行。

    (二)非活动性EBTB的治疗

    非活动性EBTB包括Ⅳ型和V型。患者的MTB感染多已得到有效的控制或已痊愈,而遗留下的气道结核性改变,药物治疗常难以奏效,因此需要通过腔内 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的方法以恢复气道通畅,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避免远端肺组织的进-步毁损。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腔内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程度 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患者易于接受,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1.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

    (1)瘢痕狭窄型:通常可采用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治疗,对此型中受累气道瘢痕轻度增生、管腔轻度狭窄的患者,可首先采用 腔内高压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该方法的近期有效率可达到70%-90%,部分患者经扩张后瘢痕组织存在回缩现象,故需要反复地进行扩张治疗,大部分患者经 过2次以上的治疗后,受累气道即可基本恢复通畅。对于部分受累气道瘢痕组织增牛明显,管腔莺度狭窄,在单纯采用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治疗后效果欠佳的患者, 可根据三维CT影像的显示,对过度增生的瘢痕组织采用热烧灼的方法(如高频电刀、氩气刀或激光等)予以切除,其后再配合以球囊扩张气道成形术治疗,通过上 述联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气道均可基本恢复通畅,极少数经上述联合治疗反复多次仍难以维持气道开放状态的患者,则需要在此基础卜再联合进行腔内支架的植 入。原则上支架种类的选择以能够方便取出的硅酮支架或全覆膜金属支架为宜,由于金属网眼裸支架植入后存在着较高的再狭窄发生率,故需审慎使用,并且植入后 需进行密切的支气管镜检查随访。

    (2)管壁软化型:此型患者的气道壁支撑结构为永久性破坏或缺失,因此治疗的关键是重建气道壁的支撑结构,维持气道的通 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软化段气道腔内支架植入,由于此型患者的支架多为永久性植入,故应选用无覆膜的金属网眼支架,以部分保留气道的黏液清除和湿化 功能。我国临床上常用的金属支架有Ultraflex支架和wall支架,也可尝试用硅铜支架或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一段时间,在气道硬化 后再取出支架。相比较而言,Ultraflex支架植入后的远期再狭窄发生率明显少于wall支架。支架植入后近期并发症有刺激性咳嗽、气道局部异物感及 支架移位;远期并发症有局部肉芽组织增生所致的再狭窄和金属支架疲劳性断裂(主要见于气管)。因此,为了及早发现和处理各种并发症,通常要求在支架植入后 1个月内,每周进行1次支气管镜检查,以了解支架是否处于最佳位置,并清理支架表面的渗出和分泌物。1个月后支架与组织基本溶合。由于植入后半年内均属肉 芽增生活跃期,故要求每个月进行1次支气管镜检查,以便早期处理支架腔内的新生肉芽组织。半年后支架周围组织相对稳定,对患者仅需要门诊随访,必要时可再 行支气管镜检查。采用气道雾化疗法和服用祛痰药物可使痰液清除更顺畅,并能显著降低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一旦发生支架植入后再狭窄,采用腔内冷冻治 疗可有效遏制局部肉芽组织增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