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支气管结核诊治的专家共识(2)

支气管结核诊治的专家共识(2)

2012-03-27 09:27 阅读:7605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l tuberculosis,EBTB)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及外膜(软骨和纤维组织)的结核病,属肺外结核,既往曾称为支气管内膜结核。 EBTB的确诊应包括微生物学和(或)病理学证据。 一、流行病学特点 约有10%-40%的活动性

    (2)胸部CT:与X线 胸片相比,胸部CT检查不仅能够较全面地观察到病变的范围、性状及其与周围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同时还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病变段支气管的形态学改变,如气 管、支气管壁的局部增厚,部分患者管壁可呈锯齿状或棘状突起,病损严重者呵出现气管、支气管腔的狭窄,甚至管腔闭塞。此外,CT检查还能对EBTB的累及 部位和范围、气管狭窄程度、狭窄段长度以及病损支气管的厚度等作出较为精确的判断。在中央气道因EBTB导致重度狭窄,常规支气管镜无法通过狭窄段时,胸 部CT检查可为医生了解和掌握狭窄段远端的气道及肺组织病损情况提供有力的帮助。

    (3)近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以及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的完善和普及,CT 扫描采集到的信息通过处理后,可对病损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进行不同切面、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式的观察,从而比较准确地了解和掌握病变区域的细微特征。利用 CT三维重建技术而产生的虚拟支气管镜影像可作为支气管镜检查的补充,对气管、支气管管壁以及管腔的情况进行观察,其精细程度可满足EBTB的诊断要求。 对已确诊的EBTB患者,病变段支气管的三维CT图像不仅能够准确的计算病变累及范围,更可以准确掌握气道狭窄的程度,从而为进一步支气管镜检查及制定腔 内介入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四、支气管镜下分型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结核的必要手段。对予EBTB的支气管镜下分型,目前尚缺泛统一的标准,国外有学者曾提出4型、7型及9型的分型标准。我 国学者根据EBTB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转归,同时综合国外文献,提出对EBTB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转归判断更具指导意义的“5型、2类”分型标准。即:l 型:炎症浸润型;Ⅱ型:溃疡坏死型;Ⅲ型:肉芽增殖型;Ⅳ型:瘢痕狭窄型;V型:管壁软化型。其支气管镜下的具体表现如下。

    I型(炎症浸润型):气管、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病变局部黏膜表面可见灰白色粟粒状结节,气道管腔由于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肿胀而有不同程度的狭窄,此期病变在支气管黏膜处刷检涂片有较高的抗酸杆菌检出率,属结核病变的早期组织学改变。

    Ⅱ型(溃疡坏死型):病变区域在 充血、水肿的基础上,局部出现边缘不整、深浅不一的溃疡,溃疡表面常有灰白色的干酪样坏死组织覆盖,溃疡的深度随病变程度而异,轻者仅局限于黏膜层,重者 可深达黏膜下层,并可导致气管、支气管软骨的破坏,病变区域触之易出血,属结核病变损伤的明显期,此时抗酸杆菌的检出率较高。由淋巴结结核形成支 气管瘘所致的EBTB多表现为此型。

    Ⅲ型(肉芽增殖型):气管、支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减轻,黏膜的溃疡面开始修复,病变明显处可见肉芽组织增生,并将管壁部分阻塞,此时的组织学改变处于结核性损伤向修复期的过渡阶段,活检常可见到较典型的多核巨细胞及朗汉斯巨细胞。

    Ⅳ型(瘢痕狭窄型):属结核性病变的愈合期,正常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组织被增生的瘢痕纤维组织所取代,由于瘢痕组织增生加之瘢痕挛缩常导致病变所累及的支气管管胶狭窄,重者可导致管腔闭塞,此时的结核性病变多已稳定或痊愈,刷检查找抗酸杆菌多为阴性,组织活检也多无异常发现。

    V型(管壁软化型):受累处气管、支气管软骨环缺失或断裂,管腔因气管、支气案壁塌陷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阻塞,尤以呼气相或咳嗽等胸内压增高时明显,病变段远端支气管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本型患者确诊时,结核性病变多已稳定或痊愈。

    根据上述5种类型EBTB的病理阶段,通常又可将EBTB分为2类,即:活动性EBTB(包括I型、Ⅱ型和Ⅲ型)和非活动型EBTB(包括Ⅳ型和V 型)。需要指出的是,EBTB转归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同一个患者可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镜下分型,也可以同时表现出2种以上类型的特征,但 多以一种类型为主。

    五、治疗

    由于活动性EBTB和合并支气管狭窄的非活动性EBTB治疗的主要矛盾、转归和预后均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上应区别对待。对于活动性EBTB的治 疗,应以尽快控制结核的感染、避免耐药的产生、预防或减轻病变段气道遗留下器质性的狭窄和(或)软化为主要目标;而合并支气管狭窄非活动性EBTB的治疗 则主要是最大限度地恢复病变段气道的通畅,改善肺的通气和引流,尽可能保全肺功能。

    (一)活动性EBTB的治疗

    1.抗结核药物治疗:

    (1)全身药物的治疗:我国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将EBTB归为肺外结核,一旦活动性EBTB诊断成立,即可按照指南要 求接受正规的全身抗结核治疗,疗程要求达到12个月以上。

    (2)气道内局部用药:MTB感染后,由予支气管盘液供应的特点、支气管病变部位内膜组织的破坏 及纤维增生,药物难以渗入到病变部位,所以单纯口服药物临床起效常较慢。一般认为,气道内给药能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区域,局部药物浓度大大超过血药浓 度。能有效地起到杀菌、抑菌效果。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显示,通过气道局部给予抗结核药物,可以加快痰菌转阴,促进病灶吸收。部分研究结果还显示,气道内给 药可以减少气遂狭窄的发生,但目前尚缺乏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依据,因此,气道内局部给药方法治疗EBTB仍属经验性治疗方法。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