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记录每日液体出入量,定期查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血尿素氮、血细胞比积、尿钾、尿钠等。
每日入液量一般为2000ml,不宜超过2500ml。有腹水、浮肿、脑水肿者,应减少液量,并限钠,氯化钠量<3~5g/d。腹水多时,不给钠或<0.25g/d。如水潴留和低血钠同时存在,多为稀释性低钠血症,应同时限制水和钠。但如重度缺钠时,水中毒对机体造成威胁,而影响最大、危害最重的是脑神经组织,此时可给高渗盐水,同时严格限水,每日700~1000 ml左右。血钠水平纠正到120mmol/L即为安全范围。此外,腹膜透析可用于纠正严重的低钠,以移去过多的水。对缺钠性低钠、低钾血症,以补钾为主,补钠为辅。进食困难者,要静脉补钾,每日给氯化钾3g,低钾碱中毒时,补钾量还要增加。如伴有低镁血症,也应予以补镁。
肝性脑病患者如出现肝肾综合征时,预后很差。要注意有无引起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各种因素。可试给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扩容,并在此基础上,再给多巴胺以增加肾小球灌注,然后静注100~200mg速尿。应严格限制入液量,1000~1500ml/d,或以前一日尿量加上1000ml为当日输液总量。也有主张应用血透或腹膜透析,但疗效较差。
对肝功能衰竭时各类酸碱失衡,主要针对原发病因处理。
3.维生素和能量合剂
宜给予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C、K,此外还有维生素A、D、叶酸。有人认为不宜给维生素B6,因为它使周围神经的多巴转变成多巴胺,影响多巴进入脑部,因而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递质的形成。此外,可给ATP 20mg,1~2/d,肌注或静滴;辅酶A 50u,1~2/d,肌注或静滴。
4.血浆白蛋白
胃肠道大出血或放腹水引起肝性脑病时,可静滴血浆白蛋白,25~50g/次,可维持胶渗压。补充白蛋白对肝细胞的修复也有利。
(三)减少或拮抗氨及其他有害物质,改善脑细胞功能
1.减少肠道内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生成和吸收
(1)导泻或灌肠:清除肠道内积食或积血,减少氨、含氮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来源,是一重要的辅助治疗。如无上消化道出血,可口服50%硫酸镁40ml导泻。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大出血后合并肝性脑病时,口服20%甘露醇100~200ml效果称好,能使血NH3和氨基酸浓度迅速下降。
(2)改变肠道的pH,减少NH3的形成:乳果糖和乳糖均为不能在小肠内消化吸收的双糖,在结肠内被细菌分解成乳酸、甲酸、乙酸,酸化肠内容物,使NH3变成NH+4。同时还增加肠内渗透性,起到渗透性通便的作用,加速肠内有害物质的排出。如用食醋加盐水,使pH<5,也可促进NH3变成NH+4。
(3)抗生素:可抑制肠内细菌繁殖,进而抑制毒素的形成。常用新霉素,也可口服卡那霉素、巴龙霉素或灭滴灵。不能口服时可选氨苄青霉素静滴。
(4)其他:乳酶生含乳酶杆菌,可干扰大肠杆菌生长。乙酰氧肟酸或辛酰氧肟酸抑制细菌尿素酶的作用,因而减少有毒物质产生。阳离子交换树脂可减少肠道脑毒素的形成和吸收。
2.降低血氨、减少和拮抗假性神经递质
(1)降血氨药物:如谷氨酸及其盐类能和NH3结合成谷氨酰胺,从而降低脑内NH3的氨水平。精氨酸和天门冬氨酸钾镁参与肝内鸟氨酸循环,降低血氨。可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有腹水、低血钾碱中毒时可选用精氨酸钾。还可给大剂量的维生素C,以使血略呈酸性,使血氨下降。
(2)左旋多巴: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转化为大量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抗假性神经递质的作用。类似的药物还有溴隐亭。
(3)BCAA:抑制并减少AAA进入脑内,减少假性神经递质产生。慢性肝病时,患者常有低蛋白血症,同时表现对蛋白质的不耐受。限制蛋白质摄取常使体内储存的蛋白质进一步消耗,而补充BCAA可减少体内蛋白分解,有可能使负氮平衡变为正氮平衡,使疾病预后改观。
3.其他
有脑水肿时,应予以脱水治疗。此外,肝性脑病患者有低氧血症,应予以吸氧,有报道,高压氧疗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