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血液紧张让血液制品频频告急
向私人买药、病友互助、联名上书,这些都是血友病患者们积极自救的举动。为什么血友病患者们的救命药会频频告急?记者就此询问了有关专家。
浙医一院血液科主任、浙江大学血液研究所所长金洁教授介绍,去年年初,浙医一院血液科被省卫生厅指定为省级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开始了对血友病患者的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经登记在册的300多名血友病患者,近一半的患者年龄在19岁以下。不过按照发病率来估计,我省有血友病患者700人左右。关系到这群人命运的就是血液制品的供给情况。
“我觉得频频告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原料的缺乏。”金教授说,原料的缺乏使得血液制品频频告急。
对于这个观点,全省血液制品主要供应商——浙江英特生物制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峰也很认同。
“和八因子不同,九因子是临床用于预防手术大出血以及大出血病人的抢救用药。今年全国各地出现的无偿献血的紧张,使得产妇大出血后只能选择该药,这也无形中增加了九因子的需求量。”张总经理表示,与增加的需求量相比,采购量却在下降,今年同比去年下降了30%,原因就是货源不足。
张总经理介绍,国内目前生产九因子的厂家只有三家,即河南的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我省的九因子80%来自华兰生物供药,华兰生物的采浆站主要设在贵州,但是今年8月份被关停了绝大部分,原料来源受到很大冲击。时隔几个月,业内预估的血液制品紧张局面很快显现。
出路
缓解紧张局面需完善血浆采集渠道
九因子不但是血友病患者的救命药,也是大出血等临床上的救命药。到底该如何缓解紧张局面?张总经理觉得首先要解决原料问题。
现在各大生物公司的血液来源主要依赖边远地区的采浆站,这些边远地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临床上使用血液制品较多的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要解决这种不平衡需要采浆站城市化运作,把采浆站设到经济发达的城市里。
“我觉得首先**要做好引导,倡导献血是治病救人的高尚行为。”张总经理介绍,现在在边远地区的采浆站,献血员主体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已经呈现老龄化状态,献血员的流失率在5%左右,如果不能引入城市,让年轻人参与,血浆的来源会逐渐萎缩。
除了“开源”,张总经理觉得还应当提高血浆的利用率。目前,因为技术上的限制,全国36家血液制品的生产厂家,大多只能生产4种制品,华兰生物作为全国的龙头企业也只能生产9种血液制品,而欧美等国家一些生物制品企业,能生产20多种制品,大大提高了血浆的利用率。
“血浆制品都是从血液中提取有效成分,生产出来的产品越多,对血浆的利用率就越高。”张总经理表示,在目前有限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在**相关部门主导下,允许把血浆原料转让给能生产更多制品的企业,让原本就紧张的血浆原料发挥更大作用。
省儿童医院徐医生表示,血浆利用不足跟国内血制品提取技术水平不够先进也有关系,增加这些企业技术及硬件的投入,改进工艺是必经之道。国外基因重组的九因子对我们来说非常昂贵,希望国内能生产高质量的基因重组九因子,以降低价格,让病人用得起。
近日,首个单克隆抗体药物daratumumab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详细]
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Adynovate(一种新型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