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2)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2)

2010-11-22 16:35 阅读:12676 来源:天涯论坛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之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
  
  7、每次吹入气量约为500-1000ml
  
  【注意要点】
  
  1、口对口呼吸时可先垫上一层薄的织物或屏障消毒面膜;
  
  2、每次吹气量不要过大,大于1000ml可造成胃内大量充气;
  
  3、吹气时暂停按压胸部;
  
  4、儿童吹气量需视年龄不同而异,以胸部上抬为准;
  
  5、CPR时,每按压胸部30次后,吹气两口,即30:2;
  
  6、有脑后无呼吸者,第5S吹气一口,也就是每分钟吹气10-12次。
  
  (二)口对鼻人工呼吸
  
  当病人牙关紧闭不能张口,口腔有严重损伤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
  
  【方法】
  
  1、开放病人气道;
  
  2、使病人口部紧闭;
  
  3、深呼气时,使病人口部张开,以利于气体排出;
  
  4、呼气时,使病人口部张开,以利于气体排出;
  
  5、观察及其他注意点同口对口人工呼吸。
  
  三、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建立人工循环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使人工呼吸后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流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一)判断病人有无脉搏
  
  病人心跳停止后,脉搏亦即消失。颈动脉位置靠近心脏,容易反应心跳的情况。此外,颈部暴露,便于迅速触摸,易于学会及牢记。
  
  【方法】
  
  1、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最好是先做2次人工呼吸);
  
  2、一手置于病人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
  
  3、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深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
  
  【注意要点】
  
  1、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血供。不应在正常人体练习触摸颈动脉。
  
  2、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
  
  3、未触及搏动表明心中已停止,注意避免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病人脉搏)。
  
  4、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再加上触摸不到脉搏,即可判定心跳已停止。
  
  5、触摸确定有无颈动脉搏动费时而且并不可靠,尤其对非医护人员而言,因此,对一个无反应、无呼吸的成年人,不能单靠触摸颈动脉搏动来决定是否需要做胸外按压;故在CPR的普及训练中,不必讲解如何触摸有无颈动脉搏动。而在ACLS课程中,则仍应训练如何触摸颈动脉,而在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时,也需触摸颈动脉,故亦可作为应用AED训练的一部分。
  
  (二)胸外按压术
  
  人工建立循环的方法有两种:1、胸外按压;2、开胸心脏按压。在现场急救中,主要应用前一种方法。
  
  【方法】
  
  1、按压脆骨中,下1/3交界处。
  
  2、患者应仰卧于硬床板或地上。
  
  3、快速测定按压部位:
  
  (1)首先心食指、中指沿病人肋弓处向中间滑移。
  
  (2)在两侧肋弓交点处寻找脆骨下切迹。以切迹作为定位标志,不要以剑突下定位。
  
  (3)然后将食指及中指的两指横放在脆骨下切迹上方,食指上方的脆骨正中部即为按压区;以另一手的常根部紧贴食指上方,放在按压区。
  
  (4)再将定位之手取下,将掌根重叠放于另一手背上,使手指脱离胸壁,可采用两手手指交叉抬起法。
  
  4、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在患者脆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肩、臂部力量向下按压。
  
  5、按压用力方式
  
  (1)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
  
  (2)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身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
  
  (3)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摆动;
  
  (4)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脆骨不受任何压力。
  
  6、按压频率    100次/分
  
  7、按压深度      成人病员4-5cm。
  
  8、胸外按压常见错误
  
  (1)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这容易引起肋骨或肋软骨骨折。
  
  (2)按压定位不正确,向下错位易使剑突受压挂断而致肝破裂;向两侧错位易到处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导致气胸、血胸。
  
  (3)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因而用力不垂直,按压力量减弱,按压深度达不到4-5cm。
  
  (4)冲击式按压、猛压,其效果差,且易导致骨折。
  
  (5)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
  
  (6)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胸部仍承受压力,使积液难以回到心脏。
  
  (7)按压速度不自主的加快或减慢,会影响按压的效果。
  
  (8)两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呈交叉放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