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又名百虫仓、百药煎、棓子,为同翅目蚜虫科的角倍蚜或倍蛋蚜雌虫寄生于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及其同属其他植物的嫩叶或叶柄,刺伤而生成一种囊状聚生物虫瘿,经烘倍干燥后所得。
性味归经: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肾经。
功效: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
主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五倍子是一味收敛药,中医认为其功在“五止”, 即止汗、止咳、止血、止痢、止脱。
止汗:多作外用。自汗盗汗,取五倍子30克,研为细末,每晚睡前,取3~10克,用凉开水调成糊状,敷于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重症每晚可敷两次,一般1~3次即可生效。对肺结核病之盗汗,也同样有疗效。此方为“独圣散”。
止咳:中医有敛肺止咳之说。肺虚气逆兼挟虚火之证者,取五倍子9克,五味子10克,水煎,于黄昏前服用。此方善治每到黄昏咳嗽不止,其病机属虚火上浮于肺,而五倍子、五味子能敛降虚火而咳止。
止血:五倍子主要成分有鞣酸,含量可达60%~70%,还含有没食子酸、脂肪、树脂及蜡质等,其主要药理作用有收敛性作用。取五倍子6克,水煎至100毫升,口服,分3次服用,每日一剂,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疗效。
止痢:五倍子有涩肠收敛作用。取五倍子一个,研为细末,加入少量面粉、适量水,做成小丸,纳入脐中,胶布固定,主治小儿腹泻、大便清水。
止脱:五倍子有涩肠固脫之功。取五倍子30克,水煎至500毫升,先熏患处,待水温适宜时用毛巾蘸药液洗患处,每日3次,每次15分钟,3天一剂,10天为一个疗程。对直肠脱垂属中气下陷者,症见直肠脱出,咳嗽用力、走路即脱出,效果良好。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