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次激活所致,表现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显著的神经痛,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颅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1]。
在近期我院临床会诊工作中,出现了多例腰骶部、外阴及会阴部位带状疱疹合并尿潴留病例,部分病患给予留置导尿处理。笔者根据每个病例的仔细分析和研判,进行了个体化的临床管理。本文将总结近期遇到的带状疱疹合并尿潴留病例的经验及感悟,希望为泌尿外科及相关科室医生提供参考。
临床经验总结
1. 病史与问诊
腰骶部、臀部及会阴部位的带状疱疹患者多为中老年,个别有卧床病史,多数以带状疱疹皮肤感染等首发问题前来就诊。患者入院前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排尿踌躇,淋漓不尽等问题,进而发展为尿潴留症状请我科会诊。患者近期出现排尿障碍,出现时机可与疱疹出现时机相仿,但无明显先后。病损局部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感,个别患者诉因疼痛不敢自主排尿。
2.症状与体征
患者因尿潴留可出现胱区胀痛不适,查体:胱区隆起,叩诊浊音。个别患者因出现尿潴留数日而出现充溢性尿失禁症状,排尿无法自主控制,进而出现会阴局部尿液浸渍,继发周围皮肤红肿感染,甚至出现湿疹破溃。
3.发病男女比例
经过会诊发现,男性患者的该病发病比例较女性并无明显差距,与近期一些文献报道的女性比率较高有出入,笔者认为可能与病例数量有限相关,会出现一些统计学偏倚。
4.老年男性的鉴别诊断
对于老年男性而言,与前列腺增生症导致的排尿困难相鉴别是后期诊治的重点与难点。前列腺增生症,其特点是导尿管插入困难且排空膀胱后通过肛门指诊可触及肿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而带状疱疹引起的尿潴留前列腺触诊无异常。临床工作中也可通过彩超或残余尿量的测定判断是否存在前列腺增生症,以及尿潴留的多少,进而为留置导尿的适应症提供依据。
临床思考与感悟
1.注重疾病的个体化处理
患者疾病情况多变,流程化处置虽然重要,但绝不能忽视个体化的改变。比如患者基础疾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有无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有无神经源性膀胱等问题都必须谨慎考虑。
2.注重医患沟通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与患者和家属的充分沟尤为重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解释疾病的成因、治疗方案及预后,可以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增加其对治疗的信任度。笔者发现,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有效减少医患纠纷,也能避免医方不必要的医疗差错。笔者在会诊中出现过患者家属拒绝导尿,后因相关科室治疗需要必须导尿的情况,所以要提高沟通技巧,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出现。
3.相关疾病问题与护理不容忽视
尿潴留患者多会出现充溢性尿失禁,导致局部皮肤溃烂感染,需要局部尿护到位。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需注意放尿时机,锻炼膀胱功能,避免因过快放尿膀胱剧烈收缩引起膀胱出血。另外,尿潴留患者多合并尿路感染问题,需要抗炎对症处置。
总结
带状疱疹并发尿液潴留易于在临床上被误诊,从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特别是老年患者若伴有神经源性膀胱等问题,更需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液潴留进行区分。鉴于此,建议细致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全面体检,并在必要时进行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泌尿系统的异常。适时实施间歇性导尿或持续导尿,以防膀胱过度充盈。在必要情况下,完善相应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泌尿系统彩超以及尿动力学检测等,以辨别是否为神经源性排尿障碍引发的尿液潴留。带状疱疹引起的排尿障碍通常是一个暂时的良性过程。在尽早治疗的同时,进行留置导尿和膀胱功能训练是处理带状疱疹并发尿液潴留的重要手段,一般治疗3-5天后拔除尿管,患者可恢复自主排尿。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以及及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相关的物理治疗,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65-66.
带状疱疹并发尿液潴留易于在临床上被误诊,从而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特别是老年...[详细]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为临床医生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