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特点
左室致密化不全临床特点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和心源性猝死(SCD)。LVNC常见累及部位为心尖部,其次为左室中部的下壁和侧壁。
病理特点和机制
病理特点为伴随过度深的隐窝和明显肌小梁的形成,与左心室(非冠脉循环)相交通, 病理机制为正常胚胎发育过程中肌小梁退化障碍所致。明显肌小梁定义为突出于局部心室壁 >3mm,伴肌小梁间隐窝,及其充满来自左心室的血液。
诊断
主要依据心脏影像学检查,影像学(ECHO和CMR)诊断依据为室壁疏松层与致密层厚度比值>2,且除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处理
LVNC治疗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SCD)和可能的血栓栓塞事件。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
心力衰竭的处理
药物治疗基础上,有文献报道植入CRT可明显改善症状和预后,特别是QRS间期明显增宽的CLBBB患者。本例患者植入CRT-D后症状消失,NYHA恢复至I级,ECHO可见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直径明显缩小,LVEF改善。
心律失常和SCD的处理
对于既往不明原因晕厥、持续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幸存者推荐植入ICD;对于没有 以上病史的LVNC患者,2008年AHA/ACC/HRS指南中将植人ICD列为Ⅱb类指征。该患者植入CRT-D后3个月随访中并没有发生心律失常事件。
可能血栓栓塞事件的处理
目前尚没有证据支持常规的口服抗凝治疗,意大利一项229名LVNC患者,随访7.3年,仅4名患者发生了缺血性中风事件。
总之,LVNC合并心力衰竭、CLBBB患者,植入CRT可明显改善预后、逆转左室重构。ECHO和CMR有助于LVNC的早期诊断,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