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支持—间质细胞瘤
(1)腹部症状:支持间质细胞瘤的大小差别很大,平均直径10cm左右。腹部肿块的发生率远较支持细胞瘤高,达32%~46%。报道少数肿瘤可以发生扭转或破裂,出现腹痛症状。肿瘤直径小于5cm,临床一般无腹部症状,检查时亦容易被忽略,往往于偶然或剖腹探查时才被发现。
(2)内分泌变化:由于肿瘤细胞分泌雄激素的功能,多数患者体内激素水平检测均有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血清中睾酮及雄烯二酮浓度明显升高。由于雄激素的影响,临床上25%~77%的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去女性化及男性化症状。性成熟期前发病,会出现异特性早熟。性成熟期后,首先会出现月经稀少、闭经、乳房萎缩等去女性化表现,随即逐渐出现多毛、声音低哑、痤疮、喉结、阴蒂肥大等一系列男性化症状。在高、中分化支持-间质细胞瘤患者中,由于肿瘤细胞除含较高的睾酮外,亦含有一定量的雌二醇,少数有雌激素分泌现象,临床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在同时有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病例中,子宫内膜出现息肉、囊性增生、高分化腺癌等多种雌激素刺激的病理变化。以上内分泌表现,患者血浆中激素水平检测均可有明显变化。
(3)血清AFP 的变化:在支持间质细胞瘤中,临床出现AFP的确切意义尚有待进一步收集、观察。
(4)支持—间质细胞瘤分类:
①高分化:肿瘤由支持细胞瘤型和间质细胞瘤型两种细胞成分组成。
②中分化:肿瘤主要由未成熟的支持细胞组成,疏松结缔组织内有大量间质细胞。肿瘤细胞产生雄激素,临床有男性化表现。
③低分化:又称肉瘤样型,肿瘤细胞有中至重度异型性,核分裂象较多。临床有明显的男性化。
④网状亚型:此类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是在中、低分化的支持间质细胞瘤组织内含有多少不等的类似睾丸网的结构。
⑤伴异源性成分:系指肿瘤由支持间质细胞瘤成分及异源性成分两者组成。异源性成分常见的为胃肠型黏液上皮,一般为良性,偶为交界性或恶性,还有横纹肌或软骨成分。
病理特点
1.支持细胞瘤
(1)大体检查: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实性,直径0.8~28cm,多数体积较小,常限于卵巢内。切面黄色或黄白色,鱼肉状,部分可见囊腔。肿瘤较大时可见坏死灶。
(2)显微镜下检查:
①瘤细胞特征:瘤细胞立方、柱状或圆形;胞质透明、颗粒或空泡状,含脂滴或充满脂质;细胞核球形或卵圆形,位于呈管状排列细胞的基底部。
②肿瘤细胞组织排列特征:支持细胞瘤的镜下特点为管状排列结构。空心腺管为形态一致的圆形或卵圆形管状结构,被覆单层立方或低柱状瘤细胞,胞质透明,核位于基底部。瘤细胞的胞质有时会脱落于管腔内,形成微丝样结构。实心腺管为长形,瘤细胞不似空心腺管沿基底膜整齐排列,不规则,有时弥散。复杂腺管的形态不一致,或腺腔极少,呈簇状分布。
补血益母颗粒在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气血两虚兼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一种...[详细]
目的观察补血益母颗粒治疗功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将来自临床的86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