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医学进展 >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技术(3)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技术(3)

2012-03-15 13:16 阅读:4664 来源:中华中医网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 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 危及生命。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

    3.保和汤加减

    【药物组成】 茯苓9克,泽泻6克,桔梗6克,苍术6克,陈皮6克,炒神曲9克,山楂6克,大腹皮6克,莱菔子6克,甘草3克。

    【适应症】伤食腹泻。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4.止泻1号

    【药物组成】 野党参4.7克,焦白术4.7克,云茯苓6克,广陈皮4.7克,泽泻4.7克,苍术6克,法半夏3克,炙甘草1.6克。

    【适应症】 单纯性消化不良(伤乳泻及伤食泻)。

   【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4次服。

    5.止泻2号

    【药物组成】 葛根3克,川黄连1.6克,黄芩 4.7克,六一散6克。

    【适应症】 肠炎性消化不良(湿热泄,热重于湿者)。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4次服。

    6.止泻3号

    【药物组成】  藿香4.7克,大腹皮6克,白术 6克,云苓6克,泽泻6克,厚朴3克,苍术3克,白芷3克。

    【适应症】  肠炎性消化不良(湿热泄泻,湿重于热者)。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4次服。

    适宜技术

    1.熨敷法

    取五倍子9克,生姜6克,白胡椒7粒,葱白一 段,将生姜捣烂如黏泥状,余药研成细粉,食醋 20~25毫升,加热至50~60℃,与上药搅拌成稀糊状,以手拭不烫为宜。脐部先用凡士林油涂擦一遍,趁热敷肚脐部约6厘米× 6厘米,厚约 0.3~0.5厘米范围,外盖纱布,绷带包扎,每日换药一次。若迁延性腹泻,可配合三棱针刺四缝穴,每日一次。

    2.灌肠法

    白头翁15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赤芍药 6克,槟榔6克,葛根10克,六一散6克。上药加水适量,浸泡30分钟,煎出药液,浓缩汁200毫升,装瓶备用。将药液用注射器通过导尿管插入肛门6~10厘米,将臀部抬高,注入药液30~50毫升,每日3次。睡前一次尤为重要,治疗小儿湿热型泄泻。

    3.针灸法

    (1)针刺

    方法一:主穴取足三里、中脘、脾俞、止泻穴。配穴取内庭、气海。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上脘;腹胀加天枢,伤食加四缝,水样便多加刺三阴交。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日1~2刺。用于各种泄泻。

    方法二:主穴:天枢、足三里、长强。配用穴;呕吐加内关,腹胀加公孙,发热加曲池,偏虚寒加灸腹部。用于各种泄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