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儿科医学进展 >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技术(2)

小儿腹泻中医诊疗技术(2)

2012-03-15 13:16 阅读:3759 来源:中华中医网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比 平时增多及大便性状有改变(如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为特点的儿童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的发病率较高,多发生在夏秋季节,若不及时治疗,可 危及生命。小儿腹泻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

    (4)脾虚泻证

    【证候 】久泻不止,或反复发作,大便稀薄,或是水样,带呈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神疲纳呆,面色少华,舌质偏淡,苔薄腻,脉弱无力。

    【治法】  健脾益气,助运化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伴腹痛者,加木香、香附以理气止痛;大便稀或水谷不化者,加干姜以温中散寒;久泻不止,而无挟杂积滞者,加诃子、赤石脂以固涩止泻。

    (5)脾肾阳虚泻证

    【证候】  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形体消瘦,或面目虚浮,四肢欠温,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治法】 补脾温肾,固涩止泻。

    【方药】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脱肛者,可加黄芪、炙升麻以升提中气;久泻不止者,加诃子、赤石脂、禹余粮以收敛固涩。

    2.变证

    (1)伤阴证

    【证候】  泻下无度,质稀如水,色黄混浊,小便短少,皮肤干燥或枯瘪,目眶及前囟凹陷,啼哭无泪,精神委靡或烦躁不安,口渴引饮,齿干唇红,舌绛无津或起芒刺。

    【治法】  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方药】 连梅汤。余邪未清者,可去生地、麦冬、阿胶,改用白芍、石斛、芦根、生甘草以清养胃阴。

    (2)伤阳证

   【 证候】  暴泻不止,便稀如水,面色苍白,神疲气弱,表情淡漠,四肢厥冷,冷汗自出,舌淡苔白,脉象沉细。

    【治法】 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 参附龙牡救逆汤。泄泻不止者加干姜、白术以温中扶脾;久泻、暴泻者,除伤阳外,还有伤阴症状,可合用连梅汤以阴阳两补。

    经验方

    1.验方一

    【药物组成】  生姜6克,茶叶3克,食盐1.5克。

    【适应症】   泄泻腹胀,轻度脱水者。

    【用法用量】 煎汤频服。

    2.验方二

    【药物组成】  焦山楂、鸡内金

    等份。

    【适应症】  伤食腹泻。

   【用法用量】 研为细末,每服1~2克,每日 3次。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