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实用病理组织MR信号特点小结(3)

实用病理组织MR信号特点小结(3)

2012-03-08 17:11 阅读:7465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组织有不同的质子密度、T1及T2弛豫时间。采用不同的脉冲序列,将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掌握这些信号变化特点,有助于判别大体的病理性质,部分作出定性诊断。 水肿 脑水肿分为3种类型,即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素水肿及间质性水肿。

    铁沉积过多

    在中高场强MRI系统作T2加权扫描时,可于苍白球、红核、黑质、壳核、尾状核和丘脑部位见到明显的低信号,这是由于高铁物质在上述部位沉积所致。

    脑部铁沉着(非亚铁血红蛋白)始于儿童,约在15~20岁达到成人水平。在6个月龄的婴儿苍白球中已有铁存在,黑质铁沉着见于9~12个月时,红核在1岁半~2岁,小脑齿状核要到3~7岁才显示铁的存在。上述部位的铁沉着量与年龄增长有一定相关性,仅沉积速度不一样,如苍白球的含铁量在开始时就高,以后缓慢增加;而纹状体(如壳核)的含铁量开始时不高,以后才较苍白球有明显的增加,直到70岁之后接近苍白球内所含的铁量。大脑与小脑半球的脑灰、白质含铁量最低,其中相对较高的是颞叶皮层下弓状纤维,其次为额叶脑白质、枕叶脑白质。在内囊后肢后端以及视放射中几乎不存在铁。铁在脑部选择性的沉积其机理至今未明。

    铁由小肠吸收之后,以亚铁血红蛋白形式(血红蛋白、肌球蛋白)与蛋白质结合,主要以铁蛋白形式沉着在脑细胞内,其中以少突神经胶质细胞与星形细胞含量最高。铁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因子,在氧化磷酸化、多巴胺合成和更新以及羟基自由根基形成之中起积极作用。血液中含有的转铁球蛋白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在铁沉积较多的上述解剖部位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转铁球蛋白受体并不比铁沉积较少或没有铁沉积的其他脑部多。但是一些脑变性病、脱髓鞘病以及血管病变也确实在某些部位铁沉积过多,而且在MRI上有表现,这些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病(铁沉积于壳核、苍白球)、阿耳茨海默氏病(铁沉积于大脑皮层)、多发性硬化(铁沉积于斑块周围)、放疗后脑部(铁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慢性出血性梗塞(铁沉积于出血部位)、脑内血肿(铁沉积于血肿四周),因此,MRI较其他影像学方法易于检出与诊断上述疾病。

    MRI显示脑部铁沉着是高浓度铁蛋白缩短了T2时间而不影响T1时间所致。细胞内的铁具有高磁化率,因此脑部铁沉积过多造成细胞内高磁化率、细胞外低磁化率,局部磁场不均匀,使T2时间明显缩短,在T2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尽管有一些正常脑细胞中也存在铁,但由于其浓度不够,不足以在MRI特别是低场强的MR仪上引起明显的低信号。

    梗塞

    梗塞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组织出现缺血、水肿、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梗塞急性期、梗塞部位的水肿致T1和T2均延长,所以梗塞处在T1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变低,在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增加。亚急性期脑梗塞有时可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多为不规则脑回状。可能是由于缺血使小动脉壁破坏,梗塞后如血管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产生出血性变化,导致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