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组织有不同的质子密度、T1及T2弛豫时间。采用不同的脉冲序列,将表现出不同的信号强度。掌握这些信号变化特点,有助于判别大体的病理性质,部分作出定性诊断。
水肿
脑水肿分为3种类型,即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素水肿及间质性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是最为常见的脑水肿,由血脑屏障破坏所致,常见于肿瘤及炎症。由于血脑屏障破坏,血浆由血管内漏进入细胞外间隙,这是血管源性水肿的病理生理基础。血管源性水肿主要发生在脑白质内,结构致密的脑灰质通常不易受影响,典型的血管源性水肿呈手指状分布于脑白质之中,在肿瘤、出血、炎症以及脑外伤等脑部疾患中颇为常见。由于上述脑病变本身也可使T1或T2时间更长,其MRI表现与水肿有类似之处,尤其在T1加权像上难以分辨。鉴别的方法是采用重T2加权扫描序列,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水肿信号强度逐渐增高,而肿瘤信号增加幅度不大。必要时可行Gd-DTPA增强扫描,水肿区无异常对比增强。
细胞毒素水肿是由于缺氧使ATP减少,钠-钾泵功能失常,钠与自由水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肿胀,细胞外间隙减少所致。细胞毒素水肿常见于急性脑梗塞的区域,使脑白质与脑灰质同时受累。急性脑梗塞有时在T2加权图像上,其边缘部分信号较高,即为细胞毒素水肿的MRI所见,它反映了梗塞区域存在肿胀的脑细胞。由于细胞毒素水肿出现和存在的时间不长,有时与血管源性水肿同时存在,MRI要绝对区分它们尚有一定的困难。
间质性脑水肿时,由于脑室内压力增高,出现脑脊液经室管膜迁移到脑室周围脑白质的病理生理表现。当脑室压力高,如急性脑积水或交通性脑积水时,T2加权图像上于脑室周围可出现边缘光整的高信号带;在脑室内压力恢复到近乎正常时(如代偿期),上述异常信号又消失。间质性水肿由于含有较多的结合水,在T2加权像上已能与脑室内脑脊液(自由水)的信号区别,在质子密度加权图像上,两者信号对比更明显。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