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医学 > CT检查技术--扫描前准备

CT检查技术--扫描前准备

2018-06-07 11:36 阅读:4258 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史上的一次***。由于具有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 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 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 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 在我国已经普及到各级医疗机构。
史上的一次***。由于具有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 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 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 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 在我国已经普及到各级医疗机构。规范CT检查技术, 为临床和诊断提供普遍公认的优质图像至关重要。为了规范CT检查技术,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国内相关专家综合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起草了本版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一、 设备准备
1.检查室按照各类型设备的要求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2.依照CT设备开机的要求按步骤操作。
3.按设备要求预热X线管。
4.建议按设备要求进行空气校正。
5.建议确保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如果有 PACS系统, 需要确保数据传疏通畅。
6.确保高压注射器处于完好待用状态。
7.确保影像交付介质处于正常状态。
8. 定期做好 CT 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设备状态维护)。
9.CT室配备常规急救器械和药品[1]。


二、 受检者准备
1.受检者检查前, 去除被检部位的金属饰品或可能影响 X线穿透力的物品, 嘱受检者在扫描过程中保持**不动。
2.不合作的受检者(如婴幼儿、 躁动不安或意识障碍者), 在CT扫描前给予镇静。
3.根据检查部位做好检查前相关准备。胸、 腹部检查前进行屏气训练, 保证扫描时胸、 腹部处于静止状态; 胃肠道检查前饮水; 颈部和喉部检查前告知受检者不能做吞咽动作; 眼部检查前告知患者闭上双眼, 尽量保持眼球不动, 不能闭眼者让其盯住正前方一个目标。


三、 操作者准备
1.掌握基本的影像诊断知识, 能根据受检者的特点、 诊断的需要设置个性化的扫描流程与参数。
2.熟练掌握CT机的性能和特点。
3.落实 “查对” 制度。
4.向受检者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其顾虑和紧张情绪, 检查时取得患者配合。
5.能够及时发现检查过程中受检者的异常情况。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 在受检者发生意外时能及时参与抢救。
6.熟悉影像危急值的范围。


四、 图像质量控制
1.检查部位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2.图像上无由于设备故障造成的伪影。
3.图像采集和重建参数符合影像诊断的需求。
4.预置合适的窗宽和窗位。
5.图像标识显示完整。
6.增强检查期相达到临床诊断要求。


五、 其他
1.增强检查结束后, 受检者留观30 min。
2.定期检查急救药品的有效期, 并及时更新。
3.如果受检者发生不良事件, 及时做好记录并按要求上报。
4.登记时核对受检者信息; 人工发放结果时,需再次核对受检者的相关信息[2-4]。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