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选口服药:
口服可自己动手不需要别人的帮助、较方便。有规律地口服吗啡已成为治疗慢性癌症疼痛的主要方法。
2)实施个体化原则:
镇痛药用量因人而异,不同病人的有效止痛剂量有很大差。对每一个体具体选定符合该个体的剂量,即实施个体化。合适的镇痛药剂量应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达到镇痛效果,能维持4h以上为宜。根据第一次剂量的效果,可增加剂量。强效阿片类药(吗啡等)剂量可不受限度地增加。多数为每4h只需30mg吗啡或更少,少数人需200mg以上。
3)治疗失眠:
疼痛一般是在夜间加重,影响病人睡眠,长此下去导致病人衰弱,夜间应加大吗啡剂量,延长镇痛时间使病人安眠。
4)处理副作用:
强阿片类药物常出现便秘、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需用止吐药、缓泻剂治疗。长期口服强阿片类药物者,很少发生需处理的呼吸抑制。
5)观察效果:
无论用何种镇痛药,都必须详细观察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以达到满意的境地,并及时总结。
6)掌握癌痛性质:
要掌握癌痛性质及其社会的、家庭的和精神心理影响因素。应辨别癌症的各类疼痛综合征(以前述)。医生必须详细检查并辨别是癌本身引起的疼痛,或其他治疗引起的疼痛,还是合并症引起的疼痛,或其他与癌症无关的疼痛。另外,还要鉴别局部疼痛或牵涉痛,是外周神经或是神经丛与脊髓受侵的疼痛,持续性还是阵发性疼痛,以及加重疼痛和缓解疼痛的原因,这是选择合理止痛措施的基础。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