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儿科常见重症征候介绍(3)

儿科常见重症征候介绍(3)

2010-11-02 14:44 阅读:9881 来源:好医生论坛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以下是对儿科常见重症征候的介绍,相信对于奋斗在医疗前线的工作人员会有帮助,因为儿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因此也更加考验了医生的技术。

  明明自出生2个月后由于母乳不足而采用混合喂养,5个月后完全用配方奶喂养。此后明明大便次数减少、干燥,经常2~3天哭闹半天才大便一次。
  医生诊断其为便秘所致哭闹,经通便处理后哭闹缓解。经指导家长进行饮食调整,增加富含纤维素的绿叶蔬菜,给予短期缓泻剂,如乳果糖制剂,保持大便通畅,明明的哭闹现象明显改善。
  对于严重的便秘,可给予专用治疗配方奶粉。同时,训练其每天排便的习惯。
  急性发热的处理
  发热可分为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0.4℃)和超高热(大于40.5℃)。根据持续时间,发热又分为急性发热(<2周)与慢性发热(>2周)。
  急性发热
  常见病因  引起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喉炎、肺炎、腹泻、胃肠炎最为常见。
  特点  起病突然,有咽痛、流涕、咳嗽、恶心、呕吐、腹泻等。检查时可发现淋巴结合脾脏肿大,甚至有脑膜**征。
  儿童发热伴皮疹者以病毒感染为多,常见于幼儿急疹、风疹、水痘或麻疹。
  多数急性感染性疾病不出现皮疹。当出现皮疹时,应分析皮疹的性状、分布、出疹时间(发热第几天)、伴随症状和患儿一般状况等,结合预防接种史和传染病流行特征等判断病因。
  处理  1.低中度发热。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有利于机体清除致病微生物,因此对于低中度发热一般不必特殊处理。只要孩子一般状况良好,进食或进水基本正常,则表明病情不重,可居家观察治疗。
  在家中观察时,家长应每2~5小时给患儿测一次体温,伴有腹泻的患儿要留大便标本,并送到医院化验。避免给患儿盖得过厚,以防影响散热降温。
  2.高热。①物理降温。冷水或冰水袋冷敷、酒精擦浴、温水浴等,可用于高热或有热性惊厥史患儿的早期家庭护理。②药物降温。对高热或采用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者,可适当使用对乙酰胺基酚、布洛芬等退热剂。有高热惊厥史者可在发热早期提前服药。
  如果用药后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饮水,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
  患儿发生病毒性感染的早期常常高热不退,服药后效果不理想或退而复升。对这类患儿应注意服药间隔,一般4~6小时方可再次服药。
  掌握惊厥的救治要领
  正确指导家长
  常见的儿童高热惊厥多发于2~5岁小儿,多于发热早期(一般为1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体温急剧上升时发生抽搐。发生惊厥前后,患儿一般状态良好,发作后意识很快恢复,不伴有其他神经精神征候。
  实际上,绝大多数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很短,待医护人员赶到时,多数已经缓解。因此应对婴幼儿家长进行惊厥现场救治的正确指导,使其掌握以下要领:
  1. 不要急于送往医院。否则有可能因搬运**不当而发生窒息,增大生命危险。
  2. 将正在抽搐的患儿放平,将头歪向一边,以免误吸入口中流出的分泌物引起窒息。
  3. 为防止患儿因误吸而窒息,家人或救助者应始终守护在一旁,随时擦去吐出物。
  4. 尽可能不**患儿,更不要强行往患儿口中塞任何物品。
  5. 对发作数分钟仍不缓解或既往有惊厥持续状态史的患儿,应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呼救。
  6. 密切观察惊厥发作的特点。因为详细的发作描述对于按上述方法看护病人,做好现场救治,保持呼吸通畅,即可使其安全度过发作期,待发作后再根据情况进一步诊治。
  惊厥的现场处理
  1. 如果患儿惊厥已经缓解,社区医生应详细询问其发作时的具体表现、持续时间、意识状况及全身状况,有无伴随疾病(如发热、病程时间、脑外伤等),并加以详细记录。
  2. 如惊厥发作长时间不缓解,可经静脉或直肠给予安定类镇静药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