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病理过程是什么?
2018-03-31 11:23
阅读:3366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南*雪
责任编辑:南山雪
[导读] 根据大量的临床活检和尸检资料表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大致可分3个阶段。
根据大量的临床活检和尸检资料表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大致可分3个阶段。①渗出期:约在发病后1~4天,此期的主要特点是肺水肿,肺出血和充血广泛的肺不张,肺血管内有中性粒细胞扣留和微血栓形成,肺间质白细胞浸润。电镜下,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出现断裂、部分脱落到肺泡腔。I型上皮细胞发生变性,Ⅱ型上皮细胞空泡化,板层小体减少或消失。部分肺泡腔内出现透明膜。透明膜由坏死细胞碎片、纤维蛋白以及其它血浆渗出物组成;②增生期:发病后3~7天。此期以Ⅱ型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特点。Ⅱ型上皮细胞大量增生,在某些部位几乎覆盖整个肺泡,肺水肿、充血减轻,肺泡膜因Ⅱ型上皮细胞增生、间质粒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浸润而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明显减少;③纤维化期:发病后7~10天。肺泡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明显,透明膜弥散分布于全肺。Ⅱ型上皮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透明膜中成纤维细胞浸润,逐渐转化为纤维组织。肺泡管的纤维化是晚期**S患者的典型病理。
由于**S发病急、进展快,病人多死于一期或二期。肺纤维化是**S严重的后遗症。另外,病因不同,病理改变亦有所不同。全身性感染和急性胰腺炎所致的**S,肺内白细胞浸润较为显著。创伤后**S肺血管内常有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微血栓形成,而脂肪栓塞引起的**S则往往造成严重的肺小血管炎症性改变。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