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请体谅医者的无奈

请体谅医者的无奈

2014-03-29 00:01 阅读:1483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小*子 责任编辑:小李子
[导读] 几乎每一起医患**,都是因为不相信医生所致。不相信他们是白衣天使,不相信他们能救死扶伤,不相信他们会不收红包,不相信他们不过度医疗,不相信他们都尽心尽责,不相信他们能准确诊治,不相信他们不隐瞒真相,不相信他们不推脱责任。 不相信是有理由的。

    几乎每一起医患**,都是因为不相信医生所致。不相信他们是白衣天使,不相信他们能救死扶伤,不相信他们会不收红包,不相信他们不过度医疗,不相信他们都尽心尽责,不相信他们能准确诊治,不相信他们不隐瞒真相,不相信他们不推脱责任。

    不相信是有理由的。
比如,确有的医生,总是一副冷冰冰的模样。很多的医院,都按照市场模式运行。但在这个市场,患者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只要进了这个门,医生让你买什么,你就得买什么,要你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医生是“上帝”,患者是“羔羊”。这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恐惧、猜疑和抵触心理。似乎只要患了病,就算犯在他手里。

    再如,确有很多的医生,曾经收过红包。本来,是没有人愿意给医生送红包的。但听说有人送过也有人收过之后,心理就没了底。生怕自己不送,医生会不尽心尽力。尤其是需要手术的时候,只有给几个医生和麻醉师的红包都送出去了,自己才踏实了。只是这些送红包的人,出了医院之后就不再保密。所以中国医生收红包的消息,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了。

    还有,确有一些医院,出现过医疗事故。有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体壮如牛,一直在工厂里打工。有一天他手指划了一个口子,到工厂指定的一家小医院去包扎,医院说需要输液消炎。没想到,第二天,他就死在了医院里。最后经省有关部门鉴定,确定为医疗事故。我们绝不能说医生有意害命,但失诊失治和失职的事情,确实有发生。

    凭着这些所见所闻,我们完全可以不相信医生。也正因为如此,近几年的医患**才会大面积发生。最近看到一组数字,2013年,仅河北省就发生医疗**3190起,比上年增长7%。发生起数占门急诊量的百万分之八,也占出院人次的万分之三。其它一些省市,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破坏公物、打砸医院、暴力伤医杀医等恶性事件。

    我说的这些,都是不相信医生的理由。但要换个角度,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又会怎样看待这些问题?为此,我把上边这些话,说给了几位医生听。发现他们心理的苦衷和哀愁,比我们还要多。

    其一是为“任务”而苦。医院的人员越来越多,设备越来越贵,而**给医院的拨款,却越来越少。没办法,很多医院都把“创收任务”,压在了医生的头上。而且“创收”多少,直接与医生的个人待遇挂钩。难哪,不开大药方,怎能完成任务?
   
    其二是为“误解”而愁。都说医生收红包,而在一个医院里,能收红包和敢收红包的医生,只是极少数。即便是那些收红包的医生,也大都是患者给惯坏的。人家开始并没说要,而你却硬要往手里塞,并且越给越多,目的就是想得到特殊照顾。

    其三是为“混杂”而怒。由于近些年就业困难,很多人便把医院当成了旱涝保收的好单位,想方设法往里边挤。于是就出现了一些“南郭先生”,混在里边滥竽充数。他们不仅医术不过关,而且经常因为服务态度把患者激怒。

    其四是为“失信”而忧。社会诚信,本是一个公共的道德范畴。只是由于医疗工作的专业性和神秘性,有些人便首先怀疑医生的医能和公平。其实,就绝大多数医护人员而言,都真心愿意把病人治好。即便个别出错,也像交通事故一样,纯属偶然。

    信任是开启心扉的钥匙,诚挚是架通心灵的桥梁。相互不信任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我们生活的是一个现代社会,也是一个法制社会。无论谁违反了社会规则,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要把医院办好,就得进行改革;想把病治好,就得相信医生。

相关阅读:
医患协议拒红包 能换来信任吗?
妇产医生:工作连轴转,苦练内功博患者信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