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医学进展 > Barrett食管内镜学检查及其腺癌关系研究

Barrett食管内镜学检查及其腺癌关系研究

2012-09-28 10:02 阅读:3278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Barrett食管(Barrtte'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正常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严格地讲它是胃食管交界上方至少3cm的食管黏膜被柱状上皮覆盖,因此又称为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columnar-lined esophagus)。BE被证实是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加快,Barrett`s食管(BE)也逐年上升,BE是指在食管黏膜修复的过程中食管、贲门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替代或伴有肠化。BE是CERD的并发症也是癌前病变,其腺癌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30~50倍,BE诊断主要靠内镜及活检,近年来随着内镜(普通内镜、胶囊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诊断,现综述如下。

    1 BE的内镜学检查

    1.1 普通内镜学检查

    普通内镜下BE的诊断标准[2]:BE分为:(1)长阶段BE。指远端食管长度>3cm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2)短阶段BE。长度>3cm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覆盖。BE内镜下可分为三型:(1)全周型:红色黏膜向食管延伸累及全周与胃黏膜无明显界限,其游离缘距离食管下括约肌应3cm以上。(2)岛型:齿状线1cm处以上出现斑片状红色黏膜。(3)舌型:与齿状线相连,伸向食管呈半岛状。BE三种类型上皮均可发生异型增生。黏膜充血水肿,周边发白。本院自2009年到2011年对92例患者行活检检查,活检时需要密切配合医生使活检钳与黏膜面积最大化,先近侧后远侧,避免漏检存在的癌,提高准确度。

    1.2 胶囊内镜检查

    食管胶囊内镜(ECE)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无创、安全、准确地针对食管的内镜检查方法。Lin等[3]在一次针对有胃食管反流病病例的试验中,对ECE诊断BE的敏感性、特异性与传统内镜进行了比较,经过组织学的证实,发现ECE对诊断BE的敏感性、特异性效果均一般,诊断价值不大,可以用于不愿进行普通内镜检查的患者。

    1.3 共聚焦内镜检查

    它是一种能将图像放大1000倍的新型内镜,并可在内镜检查的同时进行模拟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4]。BE相关新生组织的特征是带有典型细胞的不规则的上皮层以及正常基底膜的丢失。刘红等[5]对共聚焦内镜用于BE诊断进行了评价。选取胃镜检查疑诊为BE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共聚焦内镜检查后即刻预测组织学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对比,对其诊断BE的敏感度、特异度等进行分析,发现共聚焦内镜可在检查实时进行黏膜组织学检查,诊断BE敏感度和特异度高,有较高的价值。

    2 Barrett食管的相关机制

    许多临床研究表明,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食管下段长期暴露于酸性溶液、胃酶和胆汁中,造成食管黏膜的炎症和破坏,导致耐酸的柱状上皮替代鳞状上皮。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存在,进一步发展为柱状上皮异型增生,产生严重的退行性变,最终将导致癌变[6]。病理上Barrett食管分为胃底型、交界型、特殊型上皮,其中特殊型上皮与肠上皮相似,此型最常见且癌变率高。目前,Barrett食管已被分认为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合并高度不典型增生发生腺癌的几率较高,为浸润性腺癌的先兆[7]。一般认为Barrett腺癌的演变过程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经历了BE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三个阶段。

    3 BE的防止及预防措施

    3.1 BE的防止

    BE是EADC的主要危险因素,BE演变为EADC时又无明显自觉症状,有必要对BE进行防止和定期内镜监测。由于BE与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密切相关,质子泵抑制剂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可以使BE逆转。治疗的病理显示,BE黏膜上有鳞状上皮覆盖,李辉等[8]用奥美拉唑治疗22例BE患者,疗程共6个月,结果6例在柱状上皮区域可见岛状鳞状上皮生长,但无一例完全逆转。电热、电凝治疗可破坏BE的柱状上皮,使之逆转为鳞状上皮。Sampliner等[9]用多极电凝治疗12例BE者,结果10例经电凝治疗后,内镜及活检证实BE消失,治疗2~4次后,5例恢复鳞状上皮,未见肠上皮化生,随访12个月,仍保持鳞状上皮。

    3.2 BE癌变的预防措施
 

    (1)定期内镜监测随访其进展。由于BE有发展成EADC的危险,许多患者行内镜检查随访以便检出异型增生和(或)癌变早期阶段。目前常用的内镜监测计划为对无异型增生的BE患者应每3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对伴有低度异型增生者应每12个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对伴有局灶性重度异型增生者3个月进行1次内镜跟踪活检检查;以排除癌变;如果内镜活检证实有BE伴多灶性或不规则重度异型增生者,应进行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2)药物治疗预防BE癌变。基于前述发病机制的实验室研究基础,目前有报道应用抑酸制剂及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作为BE癌变的化学预防药物。在静止细胞中COX-2不易被测到,而在有丝分裂原刺激后,COX-2的表达才能测得。因为前列腺素类并不贮存在细胞内,而且功能性环氧合酶的半衰期又非常短,所以前列腺素类是在COX-2被激活之后才能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这就是说,COX-2是可以诱导的,COX-2可以为多种刺激所诱导,提示COX-2在炎症和细胞生长的调节中发挥著作用[10]。最近的研究应用大剂量PPI联合COX-2抑制剂进行10d疗程的治疗,结果显示能有效减少细胞增殖。(3)大量研究证实,BE是EADC最重要的单一危险因素,为提高EADC的早期诊断率,唯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早发现和诊断BE,对已检出BE的患者应纳入内镜监测计划。定期检查随访。BE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措施及外科和内镜下治疗[11]。前者包括应用药物控制胃食管反流、调节饮食和减肥等;后者主要包括食管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热凝烧灼技术、光动力学疗法和抗反流外科手术等。众多研究显示,各种内镜治疗手术对BE上皮的切除率高,并发症较少,能有效地减少EADC的发生率。

    4 结 论

    综上所述,BE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内镜治疗技术具有疗效高,并发症少,提高BE的诊断水平,可显著增加早期食管腺癌的检出率,减少EADC发生率等优点,改善患者的预后,但两者的关系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如并不是BE均进展为腺癌,什么是BE确切的癌变机制,对BE患者实施终身内镜监测计划,患者经费消耗大,粗神负担重,有无其他可替代方法,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彻底阐明两者的关系。

   

    相关专题链接:Barrett食管最新诊治指南解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