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医学进展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防与治疗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预防与治疗

2014-05-28 16:20 阅读:1667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后,约10%的患者90天内可能会发生卒中,其中近半数发生在TIA后最初的2天内。TIA发生后紧急采取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后,约10%的患者90天内可能会发生卒中,其中近半数发生在TIA后最初的2天内。TIA发生后紧急采取干预措施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TIA的防止是一项系统、持续的工程,而社区医疗系统是TIA防止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TIA的社区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近期发作TIA患者的管理,重点在于高危人群的识别、管理和及时转诊;二是相对稳定的TIA患者管理,重点在于规范抗栓治疗、危险因素防止和社区健康宣教。两者均须遵循针对病因、分层管理的原则。

    近期TIA发作患者的管理:来判断是否需要立即转至上级医院

    社区医生在面对怀疑为TIA的患者时,应首先识别患者是否真的是TIA发作,例如,糖尿病患者须先排除低血糖的可能,对仅以头晕、一过性麻木等非典型症状发病者应予以识别,必要时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对确诊的TIA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例如血液学检查和心电图)、有条件者可进行初步的血管检查(例如颈动脉超声)。

    使用TIA预后评分系统**D2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高危患者近期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应立即转至上级医院,尤其是对于近1周内发生TIA的患者,或者多次TIA发作的患者。

    其他决定应该转诊的因素还包括:①已知内科合并症(例如心房颤动);②其他潜在导致心源性栓塞可能的疾病、严重脑血管狭窄等;③家中没有他人能够识别新发脑缺血症状,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帮助者。若上级医院门诊不能在3天内完成检查和评估,建议将患者转至急诊或病房住院诊治。

    转诊前在社区医院可以进行的初步处理包括:明显高于平时血压水平的患者须进行处理,控制血压在平时水平或与平时相比稍高水平,避免早期过度积极降压增加低灌注的风险,尤其是在明确是否存在严重血管狭窄之前,应避免过度降压。

    相对稳定TIA患者的管理:规范抗栓治疗和危险因素分层管理

    高血压 在参考年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受性的情况下,降压目标一般应达到≤140/90mmHg,理想者应达到≤130/90mmHg。降压药物选择应体现个体化原则。对于合并颅内外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者,在能耐受的前提下,双侧颈动脉严重狭窄者血压控制在150——160mmHg;一侧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颅内动脉严重狭窄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可能诱发低灌注的情况,例如过度或过快降压、大量出汗、入量不足、腹泻导致过度脱水等。

    糖尿病 降糖治疗除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外,应辅以运动、饮食、规律血糖监测等非药物方式。合并糖尿病的TIA患者血糖控制目标为HbA1c<7%,对于相对年轻的患者,可以考虑血糖控制目标为HbA1c<6.5%。同时尽量避免低血糖风险。

    高脂血症 他汀类药物在减少心脑血管病再发风险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LDL-C)是首要降脂指标。首选他汀类药物降脂治疗。合并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动脉源性栓塞、伴多种危险因素的高危患者,目标为LDL-C<2.1mmol/L,或者下降幅度>40%。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极高危患者可考虑目标为LDL-C<1.8mmol/L,或者下降幅度>50%。最新的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HA/ACC)指南中将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纳入可以从强化他汀治疗中获益的人群,降脂目标为LDL-C<1.8mmol/L,或者下降幅度>50%。

    心房颤动(房颤) 房颤血栓栓塞风险评估CHADS2评分为中高危者,推荐抗凝治疗。口服华法林最常用,服用期间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值2.0——3.0,根据INR水平调整剂量。对应用华法林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告知华法林预防效果和出血风险、长期监测的必要性、尽量固定饮食中绿叶蔬菜含量、若合并其他药物治疗初期应增加INR监测频率至稳定为止。对不能接受华法林或无条件监测的患者,可选择阿司匹林,但是预防效果不及华法林。新型抗凝药物(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亦可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疗效与华法林相当,无须监测凝血指标,但价格昂贵,在国内尚不能广泛应用。

    对于曾有TIA发作、经诊治后稳定、未再复发的患者,可以转回到社区医院继续管理,其原则与缺血性卒中患者一致。以下主要阐述如何实施危险因素的分层管理。

    建立危险人群健康档案,将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是保障有效分层管理的前提。健康档案应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危险因素的种类、数量,用药情况,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合并其他疾病及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高危和中低危人群。

    高危人群 包括TIA或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以下一项或多项:颅内外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其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合并多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尤其在控制不佳时;具有心源性危险因素(例如房颤)。这四类人群即使没有发生缺血性卒中或TIA也是潜在的高危人群,同样需要重点管理。

    中低危人群 中低危人群合并危险因素较少或不合并危险因素,且危险因素(例如血压、血糖)常控制尚可。

    防控危险因素是社区医生工作的重点,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减少TIA发作。对于高危患者密切随诊,增加随诊频率,监测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此外,对于中低危患者也应该定期随诊。

    其他行为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戒烟、限酒、肥胖或超重者减重、体育锻炼、饮食控制等。

    健康宣教也是社区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宣教普及科学的卫生保健常识,让社区人群了解哪些是常见危险因素,如何控制危险因素,包括药物及非药物的控制方式。

    对于高危人群告知其高风险及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和家属了解TIA和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症状、TIA发生后的家庭处理和急救原则、重视TIA进展为脑卒中的高风险性以及迅速就诊的重要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