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熊猫医生”漫画科普 预防永远比抢救更重要

“熊猫医生”漫画科普 预防永远比抢救更重要

2016-11-08 18:35 阅读:5579 来源:环球医学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医疗服务需要科普,医生做科普的意义不亚于治病。最近,由“熊猫医生和二师兄”主创的《小大夫漫画》在微信圈里引起高度关注,他们编创的脑卒中疾病知识科普读物《远离脑中风》也发行了。这里的“熊猫医生”就是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学科主任、漫画科普达人缪中荣。
  医疗服务需要科普,医生做科普的意义不亚于治病。最近,由“熊猫医生和二师兄”主创的《小大夫漫画》在微信圈里引起高度关注,他们编创的脑卒中疾病知识科普读物《远离脑中风》也发行了。这里的“熊猫医生”就是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学科主任、漫画科普达人缪中荣。

  漫画简单易懂

  “医生,不是去做很多手术,而是要让更多人免于手术。”作为一个在手术一线20多年的外科医生,缪中荣怀着这样的初心,化身“熊猫医生”阿缪,投身于漫画科普。不到两年,他已成为备受追捧的医学科普达人。

  漫画中,阿缪开着一家面馆,却常常“不务正业”地为顾客讲授卒中知识。“脑血管病、脑中风、脑卒中,是一回事吗?”“为什么颈动脉夹层会导致严重的脑中风?”无论什么问题,阿缪都会认真解答。

  “有时,很难用语言回答的问题,可一画出来,患者就明白了。”开始漫画科普之前,缪中荣就常在纸上给患者画颈动脉、椎动脉的位置,让他们了解血管哪堵了,会有哪些后果。患者恍然大悟的表情,让他萌生用漫画做医学科普的想法。

  能不能用一个漫画形象代表自己?这是缪中荣脑海里冒出的第一个问号。考虑再三,他想到熊猫这个让人倍感亲切,又极具代表性的形象。“熊猫是国宝,如果我们的科普漫画能走向世界,其他国家的医生一眼就能识别,中国医生已在患者和公众教育方面走在了前面。”

  缪中荣开始将自己多年救治患者的故事,用心写出来。漫画中的“熊猫医生”总会佩戴一把剑,这把剑象征着医学科普,想要磨亮它,需要思考,更需要耐心。“我每天几乎在凌晨5点左右醒来,有时在被窝里、马桶上就开始构思故事里的对话。”无论吃饭还是走路,缪中荣都在琢磨,哪些比喻能让患者立刻明白,比如“大脑像农田,脑血管就像灌溉农田的水道,水道堵了,农田就要旱死,这就像脑梗。”每当类似灵感闪现,他就会随时记在手机里。

  从去年3月15日开始,缪中荣基本上每天都在坚持创作。专注构思时,什么事都打扰不到他。每当写完一个小故事,他就马上发给朋友去画图。如今,以熊猫医生为主角的微信公众号“小大夫漫画”已累积十几万“风湿”.

  漫画中的医学知识真的可以救人

  一天,缪中荣在出诊时遇到一位特地前来道谢的患者,可他并没见过。原来,这位患者在运动时突然右手全麻,由于看过熊猫医生的科普漫画,怀疑自己发生中风,马上就医检查,这才获得及时治疗,没有留下并发症。缪中荣特别欣慰,笃定地说:“漫画中的医学知识真的可以救人!”

  “教育才是最好的防病措施,多科普一个人,就能减少一个悲剧的发生。”这句话就像人生信条一样深深地刻在缪中荣心理。谈到自己坚持做科普的原因,缪中荣说,多年的行医经验,让他看到太多患者因不懂医学常识而耽误治疗,太多医疗**源于某个医学常识解释得不够清楚。因此,门诊中,他会尽量放慢语速,哪怕一句话重复好多遍,也要把医嘱给患者讲透。

  医学和老百姓之间有堵墙,想要推倒,很难。漫画医学科普还远远不够,缪中荣想在“熊猫医生”身上探索更多可能。

  去年,缪中荣推出《漫画脑卒中》后,效果非常不错,这也给了他巨大的创作动力,最终在今年世界卒中日期间和“二师兄”推出其第二本科普读物——《远离脑中风》。缪中荣说:“漫画让医学更简单,我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正确防止理念。”“二师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何义舟医生,非常擅长漫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