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中枢性甲亢(2)

中枢性甲亢(2)

2010-12-27 11:30 阅读:17539 来源:搜狐超人在线博客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一位继发性闭经的女性患者,因为同时合并甲状腺激素和TSH的升高,被诊断为中枢性甲亢,垂体影像学结果显示,患者具有垂体巨大瘤,考虑系TSH瘤所致。
 
  本病应特别注意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鉴别。迄今为止,还有发现家族性TSH瘤的报道,但家族性激素抵抗综合征往往具有家族性。
 
  (六)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使瘤体缩小,并减少TSH的产生。当前可以选择的方法有手术、放射性疗法和应用生长激素类似物。但首选的治疗措施是手术。由于瘤体包含较多的纤维组织,往往不易彻底切除。此时可选择放射治疗。文献报道,单独手术或合并应用放射线治疗可治愈1/3的病人,并使另外1/3的患者明显改善,还有1/3的患者对此二类疗法无效,需要依靠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可采用生长激素类似物奥曲肽(Octreotide)或长效生长抑素Lanreotide。有人研究13例TSH瘤患者,发现应用Octreotide 50-750mg/d,分两到三次注射,可以使90%病人的TSH a亚单位降低50%以上,79%的患者完全恢复至正常水平,18%的病人可见甲状腺缩小。溴隐停在TSH瘤治疗中的作用并不明显。
 
  二、垂体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
 
  (一)发病情况
 
  1937年,Albright等以假性甲旁减为例,最先提出了靶器官或组织对激素抵抗的概念。以后,人们又相继发现机体对其他激素也存在抵抗现象,由此组成各种不同类型的激素抵抗综合症。1967年Refetoff等首次报道了两例广泛性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GRTH)的病人。患者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或轻度甲减,伴聋哑和骨骺点彩样变,血清甲状腺激素升高,而TSH却不受抑制。迄今为止,文献已报道此类患者400多例,超人在线迄今已经诊治7例这样的病人。1975年,Gershengorn和Weintraub又提出了选择性垂体甲状腺激素抵抗(PRTH)的概念,这类病人不仅有典型的高甲状腺激素血症和未受抑制的TSH,而且,具有明显的甲亢表现,提示甲状腺激素抵抗部位在垂体或主要在垂体。目前,文献已记载70余例PRTH患者,我们遇到过一例类似的病人。事实上,GRTH和PRTH发病机理相似,临床表现也有一定的重叠。它们的基本特征是高甲状腺激素血症,伴TSH水平不适当地升高或保持正常。由于机体对甲状腺激素抵抗的组织不同,程度不一,临床上可呈甲亢、甲减或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复杂表现。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自从1986年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获得克隆以来,人们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理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的原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业已证实,甲状腺激素受体是细胞内蛋白超家族或者称固醇类激素受体超家族的一员,这一家族包括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性激素、维生素D(VitD)、维甲酸和一系列孤儿受体。其DNA结合区域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甲状腺激素受体由a和b两个不同的基因位点编码,产生3个有功能的亚型:1) 甲状腺激素受体a-1。2) 甲状腺激素受体b-1。3) 甲状腺激素受体b-2。编码甲状腺激素受体a的基因转录子除翻译a-1亚型外,还可以产生a-2,后者与a-1仅在羧基端有差异。除a-2以外,a-1、b-1和b-2均具有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功能。a-2虽然不是甲状腺激素受体,但可以作为其他核受体的抑制子。b-1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处,而b-2主要存在于垂体和部分神经系统内。目前认为,甲状腺激素的外周作用与a-1和b-1密切相关,而b-2主要在垂体发挥效应,如介导TSH对垂体的负反馈等。
 
  T4在垂体和外周组织分别由II型和I型5'-脱碘酶脱碘转化为T3方可发挥作用。甲状腺激素受体在细胞核内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此二聚体与位于甲状腺激素反应基因调节区域的甲状腺激素反应元件结合,当T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后,甲状腺激素受体解聚,并与维甲酸X受体(RXR, retinoid X receptor)或其他甲状腺受体辅助蛋白(TRAP,thyroid receptor auxiliary protein)结合成异二聚体,与此同时,甲状腺受体结合抑制物(corepressor, CoR)蛋白释放,而辅助激活物(CoA, coactivator)蛋白结合成T3-TR-RXR-CoA复合物,由此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
 
  两种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症均缘于编码TRb的基因突变。迄今发现的突变主要系错义点突变,其突变位点大多集中在外显子9和10两个热点区,此基因位点主要编码受体T3结合区的关键性蛋白。突变的受体失去与甲状腺激素结合的能力,但它和DNA结合及受体二聚化的功能保持不变。
 
  GRTH和PRTH均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罹患者为突变杂合子。因此,50%的TRb存在缺陷突变,而另外一半属于正常。尽管只有半数的受体异常,患者仍显示出甲状腺激素抵抗的表型,这是因为,突变的受体不仅无法结合甲状腺激素,而且,由于其优势负效应(dominant negative effect),还能够干扰正常甲状腺激素受体的作用。目前还未见编码TRa基因突变的报道。
 
  (三)临床表现
 
  GRTH多于幼年起病,男女患病率无明显差异。PRTH较少见,一般好发于成人。病人常常有甲状腺轻度到中度的肿大,可出现血管杂音。如果错误地进行手术,甲状腺肿往往复发。
 
  GRTH的临床表现各家报道不一。虽然有高甲状腺激素血症,但因全身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多数表现为甲状腺功能正常,无代谢增高或降低的临床和实验室证据。部分病人可有甲亢和/或甲减。
 
  PRTH患者由于垂体对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不敏感,导致TSH分泌增多,甲状腺激素亦随之增高,而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不呈抗性,所以,患者有甲状腺毒症的临床表现。这种TSH甲亢的病情为轻至中度,缺乏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及指端病等表现。儿童患者可能有骨成熟提前。
 
  (四)辅助检查
 
  1、甲状腺激素谱:FT3、FT4升高。
 
  2、TSH:正常或升高。
 
  3、TRH兴奋试验:与垂体TSH瘤不同,本病患者TSH对TRH**呈现良好的反应性。
 
  4、其他检查:TSH a亚单位正常。垂体影象学检查无垂体占位的表现。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