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的推出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的支持与好评,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患者担心的隐私问题,电子病历的监管机制的建立等等。
电子病历试点有喜有忧
告别“天书”病历提高诊疗速度 医生桌上必不可少的办公用品就是电脑和打印机,病人的病情不再手写,而是将病人信息录入电脑。手持打印病历,患者不再为看不懂医生手写的“天书”病历犯愁了。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是电子病历存档,医生可通过网络系统查看到检查结果,节省了医生的诊疗时间,而且在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会诊工作站、病历咨询工作站等环节均可通过电脑查询到相应的信息。
真正电子病历须认证电子签名
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应伴随医疗的全过程,利用电脑终端来书写、存储,医生须将病历打印出来,签名后方可有效,病历一旦写完保存,提交到病案室,就会自动生成一个PDF格式的文档,而这个文档任何医生都无权修改,只可以阅读。但在执行过程中,电子存档问题并没有困难,亟待解决的是电子签名问题。
市民担忧***泄露
电子病历的优点很明显,但患者对于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护也存有担忧,认为一旦信息泄露引发**,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