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急诊处理
①一旦确定有亚硝酸或硝酸盐类食物中毒时应立即催吐,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温水洗胃。洗胃后给50%硫酸镁40~50ml导泻,尽量排出毒物。
②紫绀比较明显者给予吸氧,出现呼吸衰竭者除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外,可用呼吸兴奋剂,纠正呼吸衰竭。
③静脉输入葡萄糖与维生素C,因为葡萄糖在氧化过程中通过脱氧酶及辅酶的作用,促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维生素C也能直接促进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以利红细胞恢复运送氧的功能。
④化学性紫绀明显者,可给1%美蓝1~2mg/kg体重,用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
⑤病情严重者可考虑输新鲜血或换血疗法。
⑥有血压下降,四肢湿冷休克表现者应及时予以纠正。
(二)毒蕈中毒
1.中毒机理
毒蕈内含有毒蕈碱、毒肽、毒蕈溶血素等毒性物质,只有部分毒蕈经高热烹调法能够达到解毒,但大多数毒蕈用此法难以去掉其毒性。上述有毒物质不仅能引起胃肠道反应,还能损伤内脏,有的还会破坏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
2.临床表现
人食入毒蕈后,多在数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发病。量常见的是胃肠道症状,病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吐泻严重者呈脱水状态,常有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甚至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病人心搏加速,呼吸急促。有的病人神经、精神方面症状突出,如躁动不安,精神错乱,肢体麻木,活动障碍甚至抽搐。还有的病人面色苍白,巩膜黄染、尿黄等溶血表现。
3.急诊处理
①立即刺激病人咽部,引起呕吐反射,尽量吐出胃内残留之毒蕈。必要时洗胃、导泻。
②输入葡萄糖,保障病人的入量及所需热量,补充丢失的钾、钠电解质。
③巯基药物解毒,二巯基丁二钠0.5~1g稀释后静注,每6h重复1次,症状改善后减量。或用5%二巯基丙磺酸钠5ml,肌注,每6h重复1次,症状改善后减量。巯基药对毒伞肽类毒素有解毒作用,保护巯基酶的活性。
④阿托品可解痉止痛,对腹痛症状明显者可减轻症状。
⑤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毒蕈溶血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疗效较好。
⑥有肝脏损害、肝功能异常者需予以保肝药,并追查肝功能恢复情况。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