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常见急性中毒的急诊处理(2)

常见急性中毒的急诊处理(2)

2012-03-27 13:32 阅读:7081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一、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毒的急诊处理 (一)有机磷酸酯类理化性质及中毒机理 有机磷酸酯多为有特殊气味的油状液体,挥发性很强,少数为黄白色固体,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或微溶于水。遇强碱性物质可迅速被分解、破坏,毒性减低或消失。但***例外,

    二、安眠药与抗抑郁剂中毒的急诊处理

    (一)安眠药中毒

    安眠药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服用过量即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的一系列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甚至于可造成死亡。

    1.中毒机理

    安眠药大致可分为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无论哪类安眠药过量均能抑制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导致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特别是氯丙嗪类,还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出现全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同时也有对抗体内肾上腺素及去甲基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因此更加重血压下降。个别病人的造血器官也可受影响,出现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大多数安眠药对肝脏有损害,甚至可发生肝功能障碍。

    2.临床表现

  
  症状的轻重与服药的种类、剂量、治疗早晚及原来身体健康条件有关。依据其中毒机理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轻者头晕、嗜睡,有时意识朦胧,可有躁动不安,共济失调。重症者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早期病人瞳孔缩小,晚期则瞳孔散大。早期肌张力高,晚期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氯丙嗪还可引起锥体外系功能障碍,表现为震颤麻痹。

    (2)呼吸系统:轻者呼吸变慢但很规则,重者呼吸浅弱、慢而不规律,病危者晚期呈潮式呼吸,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循环系统:重症安眠药中毒者因血管运动中枢受抑制,可以出现心律加快,四肢冰冷,脉细弱,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尤其是氯丙嗪类中毒更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应予以注意。

    (4)其他方面损害:可因肝脏受损而影响肝功能,甚至有肝大、黄疸出现。肾脏受损时可有尿量减少,蛋白尿等。也有的出现血液学改变,如粒细胞减少等。

    (5)体液药物测定:为确定安眠药中毒,或判断安眠药的种类,或了解其血药浓度,可考虑做尿或胃内容物的巴比妥酸盐类以及氯丙嗪定性试验或血药浓度的测定。

    3.急诊处理

    1.立即洗胃:可配成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用温水洗,总洗胃液量10000ml左右。

    2.予以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衰竭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应用简易呼吸器或呼吸机。

    (3)静脉输液:保障供给病人能量、维生素及水电解质平衡,并促使毒物的排泄,也可给予利尿剂,加强尿路排泄毒物。

    (4)应用碱性药物:利于巴比妥类安眠药由组织释出再由肾脏排泄,可给予4~5%碳酸氢钠100~200ml,静脉点滴。用药前应查肾功能及血液pH、尿pH作为对照。动物试验证明碱化尿液可使巴比妥类药物排出量增加10倍。

    (5)应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对安眠药过量引起意识障碍、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受抑制的病人,可根据病情轻重选用以下药物并注意掌握好剂量。①美解眠:50~100mg加入葡萄糖液500ml静脉点滴,根据病人的反应决定继用药与否及维持剂量。本药比较安全、平稳。②可拉明、洛贝林:多用于呼吸中枢衰竭病例,可静脉点滴也可静脉壶入。③印防已毒素:3mg每隔5~15min静脉壶入,至面部肌肉细微颤动、解膜反射恢复时应及时减少剂量、延长间隔时间或逐渐停药。④士的宁:1mg静脉壶入,每隔15min静脉壶入,观察反应同印防已毒素。为减少每种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疗效,可采用印防已毒素及士的宁交替使用治疗巴比妥类安眠药中毒较单一用药好。但应该两种药副作用大,剂量难掌握,临床已少用。

    (6)血压下降者:应及时纠正,可用升压药物。

    (7)昏迷或抽搐者:可用脱水剂减轻脑水肿。

    (8)出现黄疸或药物过敏性皮疹时:可酌情予以保肝或皮质激素治疗。

    (9)重危巴比妥类中毒者:可考虑人工肾透析方法。本法比利尿及腹膜透析方法排泄巴比妥类药物更为理想。无人工肾透析条件者腹膜透析则是救治重症巴比妥类中毒者重要措施之一。

    (10)血流灌注疗法:将患者血通过含有活性炭或树脂的滤毒罐,将毒物吸收后输回体内。因正常血液成分也能在治疗中被吸附排出,故治疗中须予以监测与补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