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而第97条似专为解释96条而设。
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纷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此条似有后人增入之嫌。但论中“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一语,对认识小柴胡汤证颇为有益。小柴胡汤证的形成,是在正气虚弱的基础上,邪气入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少阳而成。
何谓少阳病?
《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何谓少阳?从表、里作解,少阳为半表半里;从脏腑经络作解,少阳为胆(经)与三焦(经)。
口苦、咽干、目眩,显为热证。
邪气既不在表,也不在里,或者说既不能出表,又不能入里,而是郁于半表半里,郁热上迫,故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
如胆经郁火上炎,也可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
可以这样认为:小柴胡汤证的病机是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邪热郁于半表半里;或者说,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胆经郁热,三焦不畅。
总为正虚邪实之证。总为郁热为患,气机升降出入障碍。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