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子宫内膜癌(以下简称内膜癌)筛查仅限于有林奇(Lynch)综合征的女性,筛查手段为自35岁起每年行经**超声检查(TVS)和子宫内膜活检。12月13日,《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在线发表的一项大型病例对照研究引起了业界专家的关注。
问1 TVS是否为理想的内膜癌筛查工具?
英国伦敦大学雅各布斯(Jacobs)等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发现,对于绝经后妇女,采用TVS进行内膜癌筛查的敏感性较佳,且针对高危人群采用内膜厚度≥5 mm的阈值标准可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这**国卵巢癌筛查联合研究(UKCTOCS)中,共有36867名绝经后妇女接受了TVS检查。中位随访5.11年的结果显示,在TVS检查1年内136例内膜癌或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患者被检出。内膜癌或AEH的最适内膜厚度阈值是5.15 mm,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5%和86.2%。内膜厚度阈值≥5 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5%和85.7%。此外,对于96例诊断前无出血症状者,内膜厚度阈值≥5 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1%和85.8%。根据体重、初潮年龄、服用口服避孕药、癌症病史及妊娠情况被判定为高危的人群,其内膜厚度阈值为6.75 mm,这一阈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和89.9%。
问2 内膜癌筛查能否改善患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