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2岁,因口渴、多饮、多尿4年余入院。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尿。每天饮水约8000~10000 ml,尿量与饮水量相当,夜尿2~3次。 无视物障碍及视野缺损,偶有头晕,无恶性呕吐。此后患者一直身边备水,缺之则感口渴、心烦。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糖正常,尿渗透压正常(287.1 mOsm/L),未做其他内分泌相关检查。几个月后停经(当时38岁),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尿崩症”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有乏力、嗜睡,但睡眠不深,饮食正常,体重5年来增加5 kg,大便正常。10年前诊断为“甲亢”,治疗后好转停药。5年前出现口干、出汗少,外院诊断“干燥综合征”,予中药治疗后自觉症状好转。5年前眼睑出现黄色疣状物质,逐渐增多,诊断为“黄色瘤”。10天前于上海九院诊断为口腔“纤维组织细胞瘤”。否认肝炎、伤寒、结核等传染病史。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已婚,育1子,体健。其姐姐患有甲亢,否认其他家族性遗传性、传染性病史。
入院查体
体温37.4 ℃,余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及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头皮左侧颞叶有4 cm×5 cm大小的黄色斑块,略突出于体表,有大量头皮屑附着,由于瘙痒抓挠皮肤微红,整个头皮略呈浅黄色。双眼睑无水肿,双眼内眦处分别有绿豆大小的黄色扁平斑,触之柔软,双眼无明显突出。
左颊肿大,无肿块,体表温度高。甲状腺不大,双侧颈外侧可见聚集的黄色疣状物,左侧尤甚(0.5 cm×2 cm)。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啰音。心律8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实验室检查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黏度正常。钠 148.6 mmol/L↑;氯 114 mmol/ L↑;磷1.61 mmol/ L↑。
免疫学检查:免疫球蛋白全套正常,抗中性粒胞浆抗体、抗DNA双链抗体、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核抗原(ENA)均正常。
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5点法):(1)血糖:空腹 6.4 mmol/L,30 min 12.4 mmol/L,60 min 15.5 mmol/L,120 min 8.1 mmol/L,180 min 4.5 mmol/L。胰岛素:空腹 6.0 mU/L,30 min 30.3 mU/L,60 min 119 mU/L,120 min 59.7 mU/L,180 min 16.8 mU/L。
甲状腺功能: FT4 8.84 pmol/L↓;降钙素 26.79 pg/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 93 U/ml↑。
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 0.22 mIU/ml↓;促卵泡生成素(FSH )1.33 mIU/ml↓;催乳素(PRL )72.93 ng/ml↑。
生长激素和甲状旁腺激素正常。25-羟维生素D 22.00 μg/L↓。
其它辅助检查
禁水加压实验(禁水10小时)晨起连续4小时尿比重在1.006~1.008之间不升高,渗透压在106~140 mmol/L之间。注射垂体加压素5U后,2小时尿比重均为1.014,渗透压分别为398 mmol/L,423 mmol/L,该结果符合中枢性完全性尿崩症。
心电图示T波变化。血管超声:双下肢、肾、颈动脉未见明显异常。B超:肝内脂肪浸润(轻度),胆囊、胰、脾、肾、双侧肾上腺正常。双侧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待排除。
上海九院口腔X线示:上下颌大面积低密度影,界限不清。提示组织纤维细胞瘤。X线胸片:两肺纹理增多。骨盆正位片:左侧股骨颈局部密度减低。头颅侧位片:未见明显异常。骨密度结果提示:骨量减少。
垂体MRI示:垂体漏斗部下丘脑有占位,有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