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称为室性心动过速。与阵发性室上形式上心动过速相似,但症状比较严重。发作短暂者血液动力学的改变较轻,发作持续24小时以上者则可发生显著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诊断程序]
步骤一 是不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重要疑诊线
小儿烦躁不安、苍白、呼吸急促。年长儿可诉心悸、心前区疼痛、严重病例可有昏厥、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者等。心脏听诊节律整齐,心音强弱不等。
步骤二 能不能不是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排除线索
过早搏动 大多数无自觉症状,在体检时发现,年长儿可能感到心悸、心前区不适。心脏听诊可听到节律不规整,突然出现一次提前到来的搏动,随后有一个间歇,早搏的心音强度与正常的心音相比稍有变化。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上呈阵发性、反复性发作,突然发作,骤然停止,发作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仅数秒,长则数小时,甚至1-2天。婴儿多表现为烦躁不安、手足乱动、呼吸急促、拒乳、或突然意识模糊而被发现,年长儿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疼、腹痛、气促、面白、唇绀、冷汗、皮肤湿冷。心律可高达300次/分,心律绝对规则,心音强度一致,刺激迷走神经可使发作突然终止。心电图示R-R间期绝对整齐,P 波与前一心动周期的T 波融合,QRS 波一般形态正常,ST段压低,T波倒置。
房室传导阻滞 部分患儿无主诉,病情重者有乏力、气短、眩晕,最严重的有阿-斯综合征发作,甚至死亡。心律缓慢而规则,婴儿低于80次/分,儿童低于60次/分,运动后仅有轻度增加。第一心音强弱不等,有时可闻及第三心音或第四心音。绝大多数患儿心底部可听到Ⅰ-Ⅱ级喷射性杂音。心电图示P-P 间隔与R-R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 P-R间期无固定关系。 心房率较心室率快。
步骤三 确诊的重要依据
1.听诊心律快,节律规整,但心音低钝且强弱不等。
2.心电图特征
①QRS波畸形宽大,时间>0.10秒,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
②心室率150-250次/分,R-R间期略不齐。
③P波频率较QRS波为慢,P波与QRS波之间无固定关系。
④可出现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治疗程序]
药物治疗
应用利多卡因0.5-1.0mg/kg静脉缓注,如效果不佳,10-30分钟后可重复使用,纠正后可用每分钟20~50μg/kg静脉滴注维持,但总量不可超过5mg/kg。
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者可用直流电同步电击转律,对于频繁发作的顽固病例可采用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