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普通偏头痛
此型最常见,约占80%以上。其前驱症状并不很确定,可在头痛前几小时,甚至几天。因病人而异,包括精神障碍、疲劳、恶心、呕吐和体液平衡改变。其头痛时间较典型偏头痛长,历时几小时或几天。疼痛持续,单或双侧,钝或跳痛。典型和普通偏头痛共同的症状是易激惹、寒颤、苍白、面部或全身性浮肿、出汗和多尿。医生可能因其鼻部症状和体征而把其头痛归诸为鼻部病变,突出的是怕光和噪音。此型偏头痛常发生于周末或节假日。
(三)丛集性头痛
又名睫状神经痛、偏头痛性神经痛、组胺性头痛、岩神经痛。此型头痛成串发作,可一天数次,连续几天或几周,而后继以几月乃至几年的缓解。前驱症状不常见。头痛突然发生,多发生在入睡1~2h后,常把病人痛醒。可伴结膜充血、流泪,偶尔眼睑下垂和出汗。约20~90min后头痛突然停止。丛集性头痛常见于男子,也可发生于女子。并非所有医生均同意把此型头痛列为偏头痛的一型。
至于少数病例,其发作性疼痛分布于第Ⅴ脑神经第一支伴Raeder综合征(副三叉神经综合征),可很像丛集性头痛。其机制不明,可能由于眼、鼻或颈内动脉的炎症,或颈内动脉或其附近之水肿。
(四)偏瘫型和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这些罕见型偏头痛可见于年轻的成人。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头痛严重,且发生于眼肌麻痹的同侧,眼肌麻痹既累及眼外肌也累及眼内肌,可为不全或完全麻痹。眼肌麻痹常在头痛开始3~5天后出现。其发作可反复数月或数年。反复的眼肌麻痹可致第Ⅲ脑神经持续性损害。医生应警惕蝶骨粘液囊肿,或于颈内动脉主干或其与后交通动脉结合部的颅内动脉瘤之可能。
偏瘫型偏头痛的特征是同时有轻偏瘫或偏瘫。其偏瘫型和眼肌麻痹型偏头痛的神经系统体征可在其头痛消失后仍持续一段时间。
(五)基底动脉型偏头痛
常见于年轻女性或女孩。常与月经有关。其前驱症状先为视力丧失或视野中有闪光,很快继以眩晕、共济失调,偶伴耳鸣或指、趾感觉异常。并非每个病人全部症状都出现,有些病人可有意识丧失,这些症状持续几分钟至45min,而后继以严重的搏动性枕部头痛和呕吐。有时其症状可与经典或普通偏头痛相似。
(六)复杂性偏头痛
经典型偏头痛的神经病等症状的持续时间可超过头痛的持续时间,则名之为“复杂性偏头痛”。偏头痛发作后可发生持续的后遗症,偶可产生卒中或小卒中,血管收缩期可发生脑和视网膜血栓形成,血管扩张期可发生脑出血。这些病人常有偏头痛的家族史或先前有过偏头痛发作史。
于复杂性偏头痛中,语言障碍比一般估计的更常见。可有构音障碍,重复单个音节或字,甚至完全失语。也可有感觉性失语、朗读困难、书写困难、遗忘性失语,有时可被误诊为其他脑血管病。
(七)偏头痛等位症
有些病人有过偏头痛发作,其典型的症状可被周期性发生的其他躯体障碍所取代,称为“偏头痛等位症”。可伴恶心、呕吐和腹泻、腹痛(腹型偏头痛),局限于胸腔、盆腔或肢体的疼痛,一阵阵发热,心悸发作,良性阵发性眩晕,周期性水肿。据报道,偏头痛的精神等位症有意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迷乱、昏睡及情绪、睡眠以及行为障碍。
五、合并症
脑血管造影除外了血管畸形,但偏头痛也可伴持续的神经器质性损害,如视网膜、大脑半球和脑干损害。这些病人比一般卒中病人为年轻。最常受累的区域是枕叶皮质,偏盲可持续。CT检查发现包括大脑半球水肿和梗死的局灶性改变,可见于严重的偏头痛发作。偏头痛病人可发生灶性或非灶性改变,这部分地取决于其发作的严重度。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