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放置胸腔引流后,病人需要怎样处理?
(1)所有接口都必须用胶带加固,以防意外脱开。
(2)必须照胸片确认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理想位置是:气胸引流时导管尖端朝向胸膜腔顶,引流液体时朝向胸膜腔底部。有关引流管位于肺叶间裂的焦虑是无根据的。
(3)病人应留观于病房,有熟悉胸腔引流的护理人员照顾。
(4)需定时观察、估计引流量(包括气体量和液体量)。
(5)有报道在快速、大量引流胸腔积液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可以危及生命。复张性肺水肿的早期症状有:开始咳嗽,气短。建议引流液量每次不超过1升,持续引流每小时不超过0.5升。
17.是否可以夹闭胸膜腔引流管?
一般来说,引流气体时不应该夹闭。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夹闭,如换引流瓶。换瓶后应尽快松开。
如引流物为液体而非气体,可以在操作护理病人过程中夹闭引流管。同样,处理完成后应立即松开。
胸部X线确认气胸成功引流后,一些内科医生主张将无引流气体的引流管夹闭几个小时,然后用X线检查有无小的漏气。此时,应限制病人在病房接受观察。一旦出现气短或皮下气肿,应立即开放引流管。(气胸成功引流后,是否应夹闭引流管检查有无小漏呢?专家们的意见也是对半开)。
18.当怀疑引流管被堵,失去引流作用时如何处理?
(1)当引流物为液体(渗出液,血,脓)时,引流管有可能被凝块阻塞。阻塞后的主要表现是:引流管在水封瓶内的液柱不再随呼吸周期或咳嗽上下波动。
(2)引流管的梗阻也可能原因很简单:即引流管或收集管某处打折,此时解除扭曲即可。
(3)如果引流管或收集管管腔内被半固态的引流物(如血块)阻塞了,可用“挤奶”或“剥脱”的方法解除梗阻。
o“挤奶”法:试用于解除胸膜腔内的梗阻。先夹闭远端的收集管,象挤牛奶那样用手指向近端挤引流管,靠产生的正压将凝块排出。
o“剥脱”法:试用于解除收集管内的梗阻。先在梗阻部分近端夹闭收集管,再用手指向远端挤压管道,靠产生的正压挤出凝块。
19.当处于吸引状态下的水封瓶突然产生大量气泡时该如何处理?
这种大量“漏气”的情况有2个可能的原因:引流管从胸膜腔脱出或收集管脱开;胸腔内有大量气体进入胸膜腔,此时首先应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并做相应处理。
(1)如病人没有呼吸抑制,生命体征平稳,可按部就班地查找原因。如果病人出现呼吸抑制,皮下气肿,生命体征不平稳,属于急症,应按下列步骤处理:
o请求经验丰富者的帮助。
o给病人纯氧,准备呼吸支持,必要时正压通气。
o循环支持。
o监测血氧饱和度和无创血压。
o检查病人胸部体征,寻找气胸恶化或张力性气胸的证据。
o检查引流装置,看是否有管道脱开或者引流管从胸膜腔脱出,部分引流孔暴露。
o请求床旁胸片。
(2)如果为收集管脱开,则水封瓶中出现的大量气泡是从空气中抽吸来的。同时,空气也在呼吸周期的负压期被吸入胸膜腔,加剧了气胸。应按以下步骤处理:
o确认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继续给予应有的监测。
o接好脱开的导管并加以安全固定。
o让病人咳嗽,尽可能排除脱管期间进入胸膜腔的气体。
o做立位胸片,检查残余气胸的范围大小。
o继续监测病人,观察水封瓶气泡量直至确认该紧急情况得到纠正。
(3)如果是引流管部分脱出胸腔,露出了其上的引流孔,该情况和收集管脱开类似,应该保证在无菌的前提下重新将引流管送回胸膜腔。
o确认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继续给予应有的监测。
o请求有经验助手的协助,重新替引流区消毒,包括暴露的引流管部分,用聚烯吡酮碘消毒,然后将整个区域用方纱覆盖。
o停止吸引,剪开缝合,回送引流管直至所有的引流孔完全进入胸膜腔。(回送前一定要停止吸引,如不,一旦引流孔进入皮肤组织,吸引产生的负压会将周围组织吸入孔内,有碍于导管的正确放置。)
o请助手把住引流管于正确位置,局麻下重新缝合固定引流管。
o用胶带、缝合等方法加固引流管。
o让病人咳嗽,尽可能排出引流孔暴露期间进入胸膜腔的气体。
o申请床旁胸片以确认导管位置及残余气胸量。
o考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虽然引流管回送前也用聚烯吡酮碘消毒,仍然不等同于置入无菌引流管)。
o继续监测病人,观察水封瓶气泡量直至确认该紧急情况得到纠正。
(4)如大量气泡源于胸腔内漏气量增加,最终的治疗方案将视原发病特点而定。可能需要外科手术。
20. 如引流瓶突然涌出血液该如何处理?
此时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果病人的呼吸紧速,同时心动过速,低血压,表明存在活动性大量出血,需立即处理:
o请求有经验者的帮助。
o予病人纯氧。
o循环支持:予晶体,胶体或输血扩容,必要时用血管活性药。
o如时间允许请求床旁胸片。
o可能需考虑急诊开胸探查止血。
如病人生命体征平稳,则可按部就班地分析原因。可能仍有新鲜出血,但量不大,生命体征平稳。此时,可按下列步骤处理:
o予纯氧,经常查看生命体征。
o同时查看引流瓶中新鲜出血量。
o必要时根据出血量补充血容量。
o请求胸片检查患侧胸腔内是否有积血。
o做好发生持续新鲜出血,生命体征不稳定等病情加重的处理准备。
有时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少量的引流后,因为部分梗阻的管道其梗阻自动解除,可突然涌出较大量的血液。如果怀疑是这种情况,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并按问题18所述方法解除梗阻。
21.何为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标准?
根据放置胸腔引流原因的不同,拔除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o气胸时连续24小时无气体漏出。
o血胸时连续24小时无新的出血。
o胸膜渗出时每天渗出量少于200 ml。
o脓胸时临床和影像学证据表明感染已被彻底控制。
22.如何拔除胸腔引流管?
(1)需要一个能熟练地打外科结的助手到场。
(2)严格按无菌技术准备置管部位。
(3)在引流管周围穿好荷包线(如果置管时没有这样做)。
(4)仅当需要缝针时才用局麻,否则仅仅拔除引流管不需要局麻。
(5)松开、剪断缝合线,用手托着引流管,使其仅和皮肤相连。
(6)让戴好手套的助手将荷包线打一个结但不要收紧。
(7)让病人深吸气,然后做轻度的Valsalva操作法(屏住呼吸,鼓气,让胸腔产生正压)。
(8)当病人屏住呼吸时,一次性快速拔出引流管。助手在引流管拔出后迅速收紧荷包线,并打结固定。
(9)包扎好术位。
(10)继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4至6小时后复查胸片。
(11)拔除引流管后,如有任何病情恶化迹象,应立即评估病情,可能需重新置胸腔引流。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