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颅骨表皮样囊肿2例(2)

颅骨表皮样囊肿2例(2)

2012-03-19 15:42 阅读:4099 来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例1 女,30岁。因头痛,发现枕部包块7 d入院。 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枕骨粗隆处可见一3 6.m x3 cm包块,类圆形,无压痛,边界清楚,质地柔软,活动度好,无感染、破溃。 颅骨X线汤氏位示: 枕骨类圆形骨质破坏,约4.4 cm4.6 cm大小透亮影,境界清楚,边缘无

     例2 女,28岁。因发现左枕部包块28 d入院。

    入院前1周在当地医院行“左枕部包块切除术”,术中见枕部头皮下包块与颅内相连,即停止手术缝合头皮,来我院就诊。

    查体:左枕部可见一约3 cm长的手术疤痕,无破溃、流脓,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头颅MRI示:左枕骨囊实性肿块,约22cm×1.5 cm×20 cm大小,T1WI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MRV示:左侧横窦未见显示。

    入院诊断:左枕骨占位病变(表皮样囊肿?)。

    术中见左忱骨外板有一约0.33 em×O.3 cm破口,其内充满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质,分离囊壁与板障及内板,见骨质破坏,囊肿与硬脑膜粘连不紧密,易分离,完整切除肿瘤,约20 crn×20 cm×1.5 cm大小,瘤腔和骨壁以75%乙醇处理,缺损的颅骨以钛网修补。术后CT示全部切除。术后病理:左忱骨表皮样囊肿。随访18个月,无复发。

    讨论

    颅骨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先天性或继发性因素致上皮组织植入骨内,并不断角化而形成的囊肿性病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一般在30—40岁,常在无意中或因其他 原因检查时发现,触之橡胶感,无压痛。普通X线检查能观察到颅骨破坏范围、形态及周边隋况,正侧位片多呈类圆形骨质缺损,境界清楚,有或无硬化边缘,如合 并感染,可见高密度硬化边缘;切线位病变呈膨胀性改变,如突破外板,可见“火山口”征及软组织肿块。CT是主要诊断方法,病变较小时,局限于板障,内外板 受压分开变薄,若穿破颅骨相应缺损区似“火山口”状,边缘骨质增生、硬化;病变较大时可压迫颅骨,穿破颅骨外板突入皮下,或穿破颅骨内板形成颅内肿块,累 及硬脑膜,相邻脑组织受压移位。CT增强扫描肿瘤多无强化。MRI表现:病变区颅骨内外板膨胀变薄,局部见圆形或卵圆形破坏区,相邻颅骨呈喇叭口形改变, 边界清楚,边缘多有硬化,一般T1W1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不仅能明确诊断,还可以解除症状,避免神经压迫、脓肿形 成、出血和恶性变等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