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眩晕1月(2)
2011-03-18 11:22
阅读:5572
来源:爱爱医
作者:i*m
责任编辑:iam
[导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BPPV的治疗以管石复位治疗为主。该疗法的有效率为71%~92%。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证明管石复位治疗的有效率为89%。针对受累不同的半规管分为两种复位法。
BPPV的临床表现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本患者的表现均符合这5项特征。
BPPV又分为后半规管性BPPV(PC-BPPV)、水平半规管性BPPV(HC-BPPV)及混合性PBBV(C-BPPV)即同时性PC-BPPV和HC-BPPV。后半规管性BPPV在临床上最常见,水平半规管性BPPV次之,而混合性BPPV少见。
BPPV的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测试结果阳性。
Dix-Hallpike测试:
患者坐于检查台上,在检查者帮助下迅速取仰卧悬头位,并向一侧偏45度,PC-BPPV者,头转向患侧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短暂眩晕和垂直旋转性眼震,反复试验有疲劳性。
此外还有仰卧侧头位试验,患者坐于检查台上,迅速取平卧位,随即头向一侧转90度,HC-BPPV者立刻出现剧烈旋转性眩晕和水平向性眼震。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