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白术散的用法(4)(2)

白术散的用法(4)(2)

2010-11-17 13:42 阅读:8905 来源:中医世家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白术散的主治是妊娠,宿有风冷,胎萎不长;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呕吐酸水,胸闷心悸者;外感风寒,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等等多种疾病,那你知道古代名医都怎样用白术散吗?
 
《普济方》卷三九○:白术散
    处方: 白术1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扁豆半两,山药半两,甘草(炒)半两,粉葛半两,糯米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滋养津液,助气补虚。主小儿吐泻,失亡津液,身凉烦渴,不食,困倦少力,亦治虚热。
    用法用量: 1岁半钱,水半盏,煎3分服。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白术散
    处方: 白术1两,人参2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黄耆(微炙,锉)1两,姜制半夏1两,山芋半两,桔梗(炒)半两,桑根白皮(微炙,锉)半两,白芷半两,五味子半两,甘草1分(微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止嗽宽膈,和气进食。主妊娠痰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沸汤点下。
   
 
《三因》卷四:白术散
    处方: 白芷3两,甘草(炒)3两,青皮3两,陈皮3两,白茯苓3两,桔梗3两,山药3两,香附(去毛)3两,干姜半两,白术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气脉不和,憎寒壮热,鼻塞脑闷,涕唾稠粘,痰嗽壅滞;或冒涉风湿,憎寒发热,骨节烦疼;或中暑呕吐,眩晕;及大病后,将理失宜,食复、劳复,病证如初;又治五劳七伤,气虚头眩,精神恍惚,睡卧不宁,肢体倦怠,潮热盗汗,脾胃虚损,面色萎黄,饮食不美,呕吐酸水,脏腑滑泄,腹内虚鸣,反胃吐逆,心腹绞痛,久疟久利;及膈气咽塞,上气喘促,坐卧不安;或饮食所伤,胸膈痞闷,腹胁 (月真)胀;妇人产前产后,血气不和,霍乱吐泻,气厥不省人事;辟四时不正之气及山岚瘴疫。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木瓜干1片,紫苏2-3叶,煎7分,食前服。若吐泻,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伤寒劳复,入薄荷;膈气,入木通3寸、麝香少许;中暑呕逆,入香薷;产前产后,血气不和,入荆芥煎;霍乱,入藿香煎;气厥,入盐汤调下。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白术散
    处方: 人参、白术、陈皮、甘草、香薷、厚朴、藿香、乌药、茯苓、猪苓、泽泻、苍术、木瓜、干葛、竹茹。
    功能主治: 妊娠霍乱,阴阳不和,清浊相干;或胃气素虚,饮食过度,触冒风寒,填塞上中二焦,以致挥霍撩乱。或吐或泻,或吐泻交作,胎气上逼心胸,甚则反目上视,手足厥,冷汗。
    各家论述: 是方四君以固中,猪、泽以利水,藿、陈、厚朴以和胃,苍术、乌药燥湿理气,木瓜恐有转筋,葛根引入阳明,竹茹清胃火、止烦逆,香薷亦佐行水,非清暑也。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白术散
    处方: 木香1分,白术半两,青橘皮(去白)半两,黑牵牛(半生半炒)半两,桑白皮(生)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脾肺不调,饮食无度,腹胀喘粗,头面手足虚浮。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温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白术散
    处方: 白术(锉,炒)2两,人参2两,丁香3分,甘草(炙,锉)3分,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草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干姜(炮裂)1两,桔梗(炒)半两。
    制法: 上为散,研匀。
    功能主治: 胸满气逆,呕吐,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生姜、大枣汤调下。
 
 
《卫生总微》卷十:白术散
    处方: 白术2两,干山药1两,白茯苓1两,人参(去芦)半两,木香半两,白扁豆(炮)半两,藿香(去土)半两,甘草1分(炙)。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吐逆,或加喘促。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紫苏汤下;喘者,陈皮汤下,不拘时候。
 
 
《洁古家珍》:白术散
    处方: 白术、芍药、茯苓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泻痢证。四肢懒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沉困,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发热或恶热,或腹不痛而脉疾,加黄芩为主;如未见脓血而恶寒,乃太阴而传少阴,加黄连为主,桂枝佐之;如腹痛甚者,加当归,倍芍药;如见白脓,加黄芩为主;如见血,加黄连为主,桂枝、当归佐之。
 
 
《广嗣纪要》卷九引《全生》:白术散
    处方: 白术1钱,生姜皮5钱,大腹皮5钱,白茯苓皮5钱,陈皮5钱,桑白皮5钱。
    功能主治: 妊娠面目虚浮,四肢肿如水气,子肿,脉浮濡数者。
    用法用量: 《医略六书》本方用法:为散,米饮下。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妊娠脾亏气滞,肺不通调,致湿流四肢,渍于皮肤,溢于头面,故肢腹上下浮肿,谓之子肿。白术健脾以运动其气;桑皮肃金以通其湿;茯苓渗湿气,清治节;陈皮利中气,除痰涎;大腹绒泻滞宽胀;生姜皮散湿退肿也,为散米饮下,使脾气健运,则肺气通调而湿流气化,浮肿无不退,胎气无不安矣。
  
 
《全生指迷方》卷三:白术散
    处方: 白术2两,芍药3两,桂(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锉)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隐隐腰痛,以热物熨痛处即少缓。由处卑湿,复为风邪伤足太阳之经,其脉缓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
 
 
《女科指掌》卷三:白术散
    处方: 白术、茯苓、泽泻、陈皮、姜皮、大腹皮、木香。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胎水。妊娠5-6月腹大异常,胸腹胀满,手足面目浮肿,气逆不安者。
    用法用量: 砂仁汤下。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白术散
    处方:    白术3分,芍药(炒)3分,木香(半生半炒)半两,缩砂仁半两,黄连(去须,炒)半两,陈曲(炒)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冷痢,脐下痛,羸瘦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干姜、米饮调下。
    
   
《圣惠》卷五:白术散
    处方:    白术1两,草豆蔻1两(去皮),槟榔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2分,桔梗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诃黎勒1两(煨,用皮),赤茯苓3分,枳实半两(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冷热气不和,腹协胀闷,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白术散
    处方:    白术1两(锉,炒),木香半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丁香1两,麦糵(炒)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半两,槟榔半两,干姜1分(炮裂)。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呕逆,不下饮食,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入盐少许,沸汤点下,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一五五:白术散
    处方:    白术2两,芎藭1两,芍药1两,人参1两,阿胶(炙令燥)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胎不长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葱粥饮调下,日3次。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白术散
    处方:    白术(锉,炒)1两半,黄柏(去粗皮,炙)1两半,白薇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漏下赤白。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或米饮调下。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白术散
    处方:    白术2两(米泔浸1宿,炒),芍药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吴茱萸(汤洗,焙,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细辛(去苗叶)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元脏虚冷,腹内雷鸣,夜多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入盐沸汤点服。
   
   
《圣济总录》卷九十:白术散
    处方:    白术1两,人参3分(去芦头),诃黎勒1两(煨,去核),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焙),草豆蔻1两,桂心3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虚劳冷气,心腹痞满,不思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白术散
    处方:    白术1两,白芷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令焦)半两,苍术(米泔浸1宿,锉,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去白,焙)半两,干姜(炮)半两,高良姜(炮)半两,吴茱萸(汤洗3遍,焙干)1两,柴胡(去苗)1两,蜀椒(去合口并目,炒出汗)1两,芎藭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白芜荑1两,缩砂(去皮)1两,附子2枚(炮裂,去皮脐),沉香(锉)1分,丁香1分,当归(炙,锉)1分,木香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冷劳,大便滑泄,食饮不美,有盗汗。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猪肝3两,批开,入葱白,盐各少许,掺药在内,湿纸要,慢火煨香熟为度,空心,食前米饮嚼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