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研究员巧妙构建新融合蛋白,解决粘膜疫苗传输问题
2011-02-16 09:58
阅读:2213
来源:生物通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巧妙的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融合蛋白,解决了粘膜疫苗的关键传输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可以简化粘膜疫苗的制备,分配及传递过程的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马里兰大学华裔学者朱小平副
来自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巧妙的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融合蛋白,解决了粘膜疫苗的关键传输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可以简化粘膜疫苗的制备,分配及传递过程的新策略,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马里兰大学华裔学者朱小平副教授,第一作者是叶利琳(Lilin,音译)博士,这一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病毒病理机制研究。
大部分病原体都是通过呼吸道,胃肠道,或者泌尿生殖系统的粘膜表层进入人体的,因此可以说粘膜是大多病原体进入人体的主要门户,也是哺乳动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而这种免疫系统应答又不同于肌肉注射和皮下疫苗接种方式,激活粘膜免疫应答这一针对病原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第一防线,对于阻断病原体侵入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但是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传导运输方法,粘膜疫苗的研究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方面,目前的一个方法就是利用化学制剂增加粘膜上皮细胞的渗透性。
而在这篇最新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了IgG传递的天然途径,突破了上皮细胞屏障,在这种方法中一个关键的成员就是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 FcRn),这种受体是负责上皮细胞主动转运免疫球蛋白IgG的受体。IgG是初乳中含量最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成分,哺乳动物新生儿的免疫力主要依赖于从母体获得IgG,而母源IgG向乳汁中的分泌以及被新生儿摄取均需要穿越上皮屏障,这一过程就是FcRn的胞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