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尖内,博士后也沦为“廉价劳动力”?
2022年9月13日,一张“2020年中山医院临床博士后群”的聊天截图,被广泛传播后,引起了热议。
群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博士毕业生公开质疑医院的薪酬体系设计:一个医学博士,国际一流三甲医院的临床通勤,周末值班,当月的工资却只有8000元,还有些临床医生的月薪只有5000元。
希望医院能给个解释,这薪资体系是整个医院都下降了,还是拿临床医生动手?
该医生发声后,群内随后有多名医生附和,其中一位还贴出了银行的流水截图,8月份工资收入1块钱。大家都希望医院能给个合理的解释。
随着事情的发酵,有人传出“中山一院医保飞检出现了问题,罚款可能有1亿元,导致财政紧张,克扣博士后工资”的言论。
传言是否属实,暂无法证实。
而后,14日下午有新的聊天截图传出,公开质疑的医生在群里表示,关于此次薪酬结构变动,人力资源处已经解释了,之前曾下发过一个纸质通知,但没有通知到所有人。
随后,该群的管理将群解散。
据八点健闻报道:公开质疑的医生并非中山一院的正式员工,而是临床医学博士后。在医院里不是本院职工的,工资待遇都有区别。
该院的临床博士后,前两年可以领取每年税前28.4万的国家补贴,两年后将不能再收到这笔补助,只能领取规培工资,质疑的医生可能是正面临着这样的时间节点,亦或是博士后出站,奖金延迟两个月发放,才会导致工资比较低。
其实,对于我国的医疗环境来说,这种情况较为常见。
不管是博士后、博士,还是规培生,其身份界定都很模糊。在大家的认知中,还没有毕业,身份就是学生,但实际工作中,大家都做着正式工该做的活,却拿着极低的工资。
就博士后而言,刚开始还有国家的补贴,但补贴在博士后第二年便会停止发放,没了补贴,临床博士后的收入也就会大幅度下降。
有即将毕业的医学博士坦言,想要进入顶尖医院,只有通过临床博士后这一条路径才有希望,这对很多医学博士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但谁都不能保证,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沦为医院的“廉价劳动力”。加上塔尖的内卷程度,超乎想象,大家挤破脑袋进去之后,也不一定能留下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知道前路困难重重,还是会有人想要拼了命挤进大医院,特别是越优秀的,学历越高的人。
这是为什么?
作为博士生的大家,虽然学历高,看似可选的路很多,但要真正的谈临床经验,毫不夸张的说,还比不上人家专硕研究生。
想要工资高,去民营医院?但人家民营医院更倾向于已经成长起来,有技术有经验的,有病源的医生,一个刚毕业没经验的医生,去了民营医院能干嘛?
再者,从自身职业发展来说,去到大医院,福利待遇好不好暂且不论,但病人多,科研项目好,各方面都能够匹配,肯定会优先考虑。
话题回到文章开头,撇开医生自己的选择,单纯就收入方面的问题来说,中山一院医生的质疑,我是投支持票的。
对此,你怎么看呢?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