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胃镜进镜技巧(附图)讲解超细致!!(2)

胃镜进镜技巧(附图)讲解超细致!!(2)

2011-02-14 11:58 阅读:138040 来源:爱爱医 作者:李*霞 责任编辑:李淑霞
[导读] 1 持镜:左手置于胸前,左手持内镜的操作部,保持操作部直立状态,以虎口及腕部的力量撑住内镜,仅以左手无名指及小指持握内镜操作部,不要抓持过紧,抓持过紧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以左手的拇指和中指及无名指调节大小旋钮,两指配合保持旋钮的稳定性,以防止

   

 
    

        何时让患者吞咽;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用让患者做吞咽动作,直视下插入即可;食管开口位于杓状会厌襞两小角软骨的后方,正常处于关闭状态,插入困难时,要等到内镜前端顶在咽部的楔结节的时候,右手推送内镜使内镜前端有一定的阻力后再让患者做吞咽动作,待咽部张开始顺势送内镜入食管 ;因为吞咽动作引起下咽部肌肉收缩,内镜会被自然的导向正确的方向,同时吞咽时食管入口部瞬间开启,咽部抵抗感消失,内镜像被吸入一样进入颈部食管。
       注意:从内镜的先端部抵住食管入口到通过食管入口(食管第一狭窄)前的时候,经常会有一瞬间我们无法看到明确的腔,这时候如何判断我们的进镜方向是否正确是非常重要的,这时,我们可以以我们视野中的直行的小血管作为我们的进镜方向,只要看到直行血管就可以确定镜身是在食管中了;如果视野中看到的是无规则的网状毛细血管,那么镜身一定是抵在梨状窝里面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进到了食管上段的憩室里面了,最好退镜重新进;如果视野中看到一片苍白或者灰白的环状结构,那就是进到气管里面了,必须马上退镜。
       通过食管:内镜插入食管后(距门齿15cm后),即可边注气,观察食管腔有无狭窄及其它病变后,边通过胃镜,一般在距门齿40cm左右(38cm~42cm)可见贲门及上方的齿状线,在贲门开放状态下将胃镜插入胃体,注意:在尚未确定没有食管静脉曲张前绝对不可以吸引食管内的粘液,乙肝阳性病人尤其应该注意。
       有关食管的几个数值:成人食管平均长度约20~25厘米,平均约直径2厘米,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区:第一生理性狭窄区为食管入口处(相当于C6水平),距门齿距离约16-17厘米;第二狭窄为主A弓及左主支气管横跨食管前壁处,距门齿约26-27厘米;第三狭窄为食管穿过膈肌裂孔处(相当于T11水平),距门齿约40-45厘米 ;心脏引起食管压迫一般距门齿35厘米,相当于右心房部位,食管调搏也将电极插至此处。另外,上部胸部食管被后方的椎骨压迫,显示出规律的高低起伏,可以帮助定位食管后壁。
       进入胃后继续注气,将胃体张开后,在胃体上部可见一弧迹,(反转时较易于观察)其右上方为胃底穹窿部,左下方为胃体部。此时不宜过分充气,否则进入幽门会比较困难。
       通过贲门、胃底、进入胃体:胃镜通过贲门的时候,要循腔进镜,此时腔在视野的左下方(如前两幅图片),调节弯角钮向左(左旋镜身)、向下(Down)即可使内镜进入胃体;可以循大弯侧的纵行皱襞为向导,但是以大弯皱襞为向导时,一般要经过粘液湖,切要走行的距离也比较远,应该尽可能沿小弯侧前进,这样镜身接触胃壁几率小,患者痛苦小,而且到达幽门时镜身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大钮向前推(Down),随后小钮向下打(Left),打旋钮具体的时机和程度要以看清楚腔为标准。当然这样的操作动作幅度比较小,姿势比较优美,但是实际操作中的难度比较大。
       比较简单常用的做法一般都是——左旋操作手柄同时加上Up大钮,这样的操作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同时抬高握持镜身软管部的右手,以弥补左旋不足。
刘老师的观点:左旋的同时使操作手柄放平,可以使大小两个旋钮同时向操作者自己的方向打,即大拇指下压两旋钮,这样比较省力。我的理解:我们刚刚进入胃体的时候,腔一般都是在视野的左下方,我们的目的是要使镜身前端向左下方动,所以要左旋镜身向下(down),这肯定没有问题,刘老师的做法是:左手放平(相当于镜身左旋90度),这时候up变成了向左,下压小旋钮(L)就变成了向下,最后的结果还是镜身前端转向左下方。我觉得左旋操作部或者down,不如up或者放平镜身容易。
        
 
 
 

       我们还是看着图来讲比较方便一些,看清贲门结构(上图1),稍稍推进内镜我们就会看到上图2,这时候可以看到胃腔在左下方,循腔进镜,左旋加up的目的是通过贲门(否则镜身的先端部就会顶在贲门小弯,上图3、4),通过贲门后立刻右旋(如下图1),这时候就可以看到胃腔在右上方,胃镜就已经进入到了胃体(下图2、3、4)。通过贲门后如果没有及时的右旋复位,就会转到胃底腔里面去了,那样最好稍稍后退,然后再从新进镜。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