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肝病科医学进展 > 科学家首次解析丙肝病毒 蛋白结构

科学家首次解析丙肝病毒 蛋白结构

2013-06-14 10:50 阅读:1861 来源:中国科学报 责任编辑:黄辛 李旭芬
[导读]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周界文团队的一项研究,首次解析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蛋白--p7的精细空间结构,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一类抑制剂的分子机理,为丙肝药物的研制带来曙光。相关论文在《自然

    近日,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中科院上海生化与细胞所研究员周界文团队的一项研究,首次解析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蛋白--p7的精细空间结构,以及与其相互作用的一类抑制剂的分子机理,为丙肝药物的研制带来曙光。相关论文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

    丙型肝炎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一样,属于强危害性的RNA病毒。丙肝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之一,严重时会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目前估计全世界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我国的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患者总数均居世界首位。而迄今为止,丙肝的治疗一直缺乏令人满意的方法。

    p7是丙肝病毒基因表达的唯一离子通道蛋白,对病毒颗粒的组装、成熟乃至释放至关重要,突变和完全删除p7,可使丙肝病毒不产生感染性。但是,以p7为靶点的丙肝药物研究却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测定p7的蛋白结构十分困难。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不知道p7离子通道的三维结构及其与小分子化合物结合的作用机理。

    周界文和欧阳波博士(文章第一作者)建立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的方法,最终解析出p7蛋白独特的六聚体结构--宛如一朵特别的雪花。这是目前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出的最大离子通道结构。 周界文课题组还与上海巴斯德所/上海生化与细胞所孙兵课题组合作,研究了p7离子通道中重要氨基酸的作用,并首次鉴定了金刚烷胺类化合物对p7离子通道活性发挥抑制作用的结合位点,并通过一系列功能测试,揭示了p7通道离子转运和药物抑制的机理。

    通过对这些病毒离子通道结构和机制方面的理解,科学家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研制出新一代抗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手段。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