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2)
2010-12-14 16:27
阅读:3349
来源:医学论文网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三踝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重的一种,手术内固定治疗目前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3 结 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1.5年,平均1年,根据Baird等[2]疗效评定标准,优42 例,良7 例,可4 例,差0 例,优良率92.4%。其中发生浅层感染2 例,经换药二期愈合,未影响骨折愈合;下胫腓联合固定无螺钉松动,有断钉3 例,断钉没有影响踝关节功能。
4 讨 论
三踝骨折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手术入路和固定顺序,才能最大程度地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关系,恢复踝关节的功能,这一问题历来是众说纷纭;对于难以暴露的后踝骨折,更是百家争鸣;同时对下胫腓分离的处理也存在有较大的分歧。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手术的质量和治疗效果。
踝关节骨折手术复位固定顺序,对于简化手术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三踝骨折复位固定的顺序应为内踝、后踝、外踝,最后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
4.1 内踝复位固定 在三踝骨折中应首先固定内踝,内踝是胫骨下端的一部分,是骨性一体结构,属于稳定结构,不是关节及韧带结构,不存在微动,它也不依外踝、后踝或下胫腓联合为标尺或依托来对位,所以首先给予解剖复位,骨性坚强固定。同时,内踝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也为后踝及下胫腓联合进一步固定提供标尺和依托。在复位固定内踝时,主要预防内踝骨折的并发症,即骨折不愈合,其不愈合率为3.9%~15%[3]。内踝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有骨折断端间软组织的嵌入、复位不良、骨折断端分离。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内踝骨折、骨折断端骨膜多向断端内翻,它也是引起内踝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且同时影响内踝的解剖复位,术中应将断端两边翻转的骨膜少量切开或剥离开,以便看清骨折线,使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坚强固定,便于骨折愈合。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