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极化液的分类与作用

极化液的分类与作用

2012-05-14 14:03 阅读:25537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一、镁极化液(G-I-K-M) 1. 镁极化液(G-I-K-M) 组成: 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10%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为1个疗程。 2. 镁极化液(G-I-K-M) 分析: 镁极化液即是在常规极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镁,

    一、镁极化液(G-I-K-M)

    1.镁极化液(G-I-K-M)组成: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10%硫酸镁10~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为1个疗程。

    2.镁极化液(G-I-K-M)分析:镁极化液即是在常规极化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镁,因为镁对心肌电活动有广泛的影响;同时镁能激活心肌腺苷环化酶,维持线粒体的完整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镁能激活Na + -K + -ATP酶,阻止细胞内钾外流;并使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降低了血K + 浓度,从而能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抑制折返,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能提供能量,加强心肌收缩功能。

    二、强化极化液

    1.强化极化液组成: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及L-门冬氨酸钾镁(L-PMA)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30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为1个疗程。

    2.强化极化液分析:门冬氨酸钾镁在20世纪70年代已用于临床,门冬氨酸对细胞亲和力很强,作为螯合剂与金属离子结合后,分离较慢,可作为钾、镁离子载体重返细胞内。提高细胞内钾浓度,从而发挥钾、镁离子的作用;另外它还参与了细胞内三羧酸循环。心脏病人由于摄入不足,长期服用利尿剂等因素,50%病人有低钾血症,其中又有42%并发低镁血症,因此加入L-PMA后就同时有Na + -K + -ATP泵载体和钾、镁离子载体(L-PMA)促进钾离子进入细胞内,使缺血损伤的心肌细胞恢复极化状态时得到加强、有强化原极化液的作用。

    三、常规极化液(G-I-K)

    1.常规极化液(G-I-K)组成:用普通胰岛素10U和10%氯化钾1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7~14日为1个疗程。

    2.常规极化液(G-I-K)分析:心肌细胞在复极过程中的离子交换主要是Na + 、Ca 2+ 离子的内流、K + 离子的外流,从而使心肌细胞内恢复负压,回到“极化状态”,但此时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尚未恢复,心肌细胞未达到真正的极化状态,还必须依靠钠-钾泵,由ATP供给能量,排出Na + 、Ca 2+ ,摄回K + ,使细胞内外离子的分布恢复到静息状态--极化状态。

    胰岛素可以促进多种组织摄取葡萄糖,如骨胳肌、心肌、脑垂体等。可使血中K + 、脂肪酸及氨基酸含量降低;缺血损伤的心肌纤维中的钾外逸,且能量不足,而极化液在提供糖、氯化钾的同时供给胰岛素,可使细胞外钾转回心肌细胞内,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促进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内,抑制脂肪酸从脂肪组织释放,从而减少中性脂肪滴在缺血心肌中堆积。胰岛素并能显著增加心肌蛋白质的合成,所以极化液能使病态的心肌细胞恢复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对保护缺血损伤的心肌、改善窦房和房室传导,防止心律失常均有一定作用。

    四、 静滴极化液五点注意

   接受极化液静脉滴注的老年患者,有些会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低血压。为防止类似情况发生,给患者静脉滴注极化液时应注意以下五点:

    1.注意个体差异:不同的患者对药物敏感度不同,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发现高度敏感患者要及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尽量采取卧位:卧床患者输完液体休息片刻再走,不可过快改变体位,以免摔伤患者。

    3.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对老年且患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输注极化液时速度要慢。治疗初期以10滴/分的速度缓慢滴入,30分钟后逐渐加速,并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最高速度不超过20滴/分。

    4.不同病情的患者选用不同的药物:如没有高血压的患者不使用硫酸镁,经济条件许可时用硝酸异山梨酯代替硝酸甘油等,从而既达到治疗效果又减轻不良反应。

    5.备一些糖果或点心:根据患者就餐时间,在餐后两小时左右或当患者感觉不适时用以补充,以防低血糖反应。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