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能取代临床经验吗?
2011-02-13 14:25
阅读:2685
来源:文汇报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提倡发表SCI论文并没有错,但如果把SCI论文作为根本导向,甚至形成SCI崇拜,就大大不妥了。至于把SCI导向引入医院,就更离谱。归根到底,医院的声誉不是取决于医生发表了多少SCI论文,而是取决于它的医生是否有高尚的医德、准确的诊断能力和精湛的医术。 不
提倡发表SCI论文并没有错,但如果把SCI论文作为根本导向,甚至形成SCI崇拜,就大大不妥了。至于把SCI导向引入医院,就更离谱。归根到底,医院的声誉不是取决于医生发表了多少SCI论文,而是取决于它的医生是否有高尚的医德、准确的诊断能力和精湛的医术。
不久前,笔者遇到一位医学界的朋友,不免说起时下就医的种种“磨难”:
一方面,资质比较好的医院每天人满为患,加上交通拥堵,不花上半天甚至大半天的时间,恐怕连医生的面也见不上;另一方面,好容易排完长队,见到医生,他却连正眼也不瞧你一下,就把处方单开好了,真比“蜻蜓点水”还快!你看看簇拥在医生周围里三层、外三层的其他病人,只好摇摇头走了。还能说什么呢?医生不正忙着吗?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医生开的药似乎主要考虑“安全系数”,却很少考虑对症治疗——换言之,一些医生配给你的药,怎么吃都吃不坏;当然,怎么吃都吃不好。总之,去某些医院看病,就像参观旅游景点:不去,遗憾;去了,更遗憾。
一位医学界的朋友告诉我:是否能在SCI上发表论文,现在成了医院里考核医生最重要的标准。一个青年医生,只要在SCI上发表过论文,不但职称容易解决,而且,甚至哪怕只有两年临床经验,就可以坐堂专家门诊。而以前,医院都有不成文的规定,一个医生至少得做过5年临床大夫、5年主治大夫,才有资格到专家门诊坐堂。怎么,SCI论文的神通如此之大,竟然可以取代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