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呼吸科诊疗知识 > 外科手术后患者气体交换功能有何改变?

外科手术后患者气体交换功能有何改变?

2018-04-12 09:58 阅读:2282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人***天 责任编辑:人间四月天
[导读] 全麻及胸腹部手术后常发生严重气体交换障碍,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
全麻及胸腹部手术后常发生严重气体交换障碍,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术后低氧-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麻醉和手术结束即刻产生的早期低氧血症,可持续至术后2小时。主要与麻醉残余效应引起的肺泡低通气、弥散性缺氧、右-左分流等有关,也与心输出量下降、寒战所致氧耗增加有关。有研究认为0.IMAC的氨氟醚、异氟醚就能明显抑制呼吸中枢对低氧的反应,术后**物的残留量足以达到该水平,使低氧血症恶化。般认为术前无肺功能异常又无全麻并发症的小手术,气体交换在术后2小时可恢复正常。第二阶段是持续存在的后期低氧血症。可持续两周仍不完全恢复。主要与心肺功能异常有关,也与手术类型有关。如胸部和上腹部手术者,低氧血症特别严重。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后期低氧也与**类镇痛药有关。另外,腹胀、卧床等因素影响病人呼吸能力,促进肺不张、感染的发生也使后期低氧血症加重。如伴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提示呼吸肌储备能力耗竭。
麻醉术后病人发生气体交换障碍的原因并不完全清楚,但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①顺应性降低。麻醉诱导及全麻均可导致肺和胸廓的压力容积曲线向右下移动,斜率降低,即顺应性明显降低,其中肺顺应性降低更显著。顺应性降低与胸廓与膈肌运动和位置改变有关。肌松引起膈肌下部运动幅度降低,功能残气量降低,使肺顺应性下降。同时,胸廓完整性破坏、膈肌上升,使下肺形成高于大气压的胸腔内压,产生负跨肺压,引起小气道狭窄或关闭,亦引起顺应性降低,其净效应是受累区域通气降低通气/血流比例降低;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是导致气体交换障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物抑制代偿性缺氧性肺血管收缩,使血流向肺下垂区域分布增加,高龄伴有肺疾患者尤为严重。机械通气引起肺上部肺泡跨壁压增加,使非依赖区肺血管灌注减少。而肺下垂部位容易发生不张、水肿。最终导致通气分布于肺上部,下垂部位通气明显低于上部,血流分布却趋于下垂部,引起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临床上表现为低氧血症。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