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胰高血糖素瘤

胰高血糖素瘤

2011-02-11 14:57 阅读:5805 来源:搜狐超人在线博客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一、概述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该病发生在胰岛细胞,又称为 细胞瘤,大多数为恶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性迁移性红斑,血糖增高,贫血,低氨基酸血症,体重下降,口角、唇、舌等部位的慢性炎症,也称为高血糖

   一、概述

 
  胰高血糖素瘤(glucagonoma)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该病发生在胰岛α细胞,又称为α 细胞瘤,大多数为恶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性迁移性红斑,血糖增高,贫血,低氨基酸血症,体重下降,口角、唇、舌等部位的慢性炎症,也称为高血糖皮肤综合征。
 
  早在1942年,Becker描述了特异性皮疹伴发糖尿病等症状与胰腺肿瘤有关;1966年McGavran应用电镜发现肿瘤细胞有α细胞颗粒的特征,并用放免法测定切除的肿瘤组织中含有大量胰高血糖素,对本病给予了定性诊断,并命名为胰高血糖素瘤。1974年Mallinson等将胰高血糖素瘤产生的一系列典型症状群(如轻度糖尿病,迁移性坏死性皮炎、舌炎、口角炎、贫血和体质量减轻)命名为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国外1974年Mallinson将该病分为3种类型:(1)有皮肤综合征的胰高血糖素瘤,患者有典型的坏死性红斑;(2)无皮肤综合征的胰高血糖素瘤,患者仅有轻度糖尿病,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3)有多种综合征的胰高血糖素瘤。
 
  国内1981年有陆汉明等报道并根据临床表现分为Ⅰ型(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型)、Ⅱ型(无皮炎型)和Ⅲ型(多腺性内分泌瘤型),其中Ⅲ型较罕见。
 
  胰高血糖素瘤罕见,发病率不确切,有估计约为0.5/1×107。1942年以来见于文献的病例报道超过400例,我国至2002年约报道了25例,但实际病例应该超过这个数字。
 
  本病75%~80%为恶性,绝大多数为单发,仅2%~5%为多发,肿瘤位于胰尾最多,其次为胰体,胰头部最少。本病好发于成年人,发病年龄多为50岁~60岁,男女发病基本相等,也有认为女性多于男性。50%~70% 的病例肿瘤位于胰体尾。在明确诊断期间,有50%~70%以上的患者肿瘤已有局部或远处转移,肝脏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少数可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脊柱、肾上腺、肾脏和肺。
 
  此外,约10%的胰高血糖素瘤实为MEN-1的一个部分。
 
  二、诊断思路
 
  (一)临床特点
 
  1.皮肤损害
 
  皮肤坏死性游走性红斑(necrolytic migratory erythema, NME)是胰高血糖素瘤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也是大多数病例的主要诊断依据。典型皮损病初表现为红斑,中心可出现疱疹,破溃后形成湿润创面,周围有上皮脱落,中心部可愈合,而周围继续向外扩展形成边界清楚的边缘。创口不易愈合,病变自出现到愈合需要1周~2周,愈合后皮肤留有褐色素沉着。皮损广泛分布全身,好发于摩擦和受压的部位,尤其是会阴、四肢末端等,偶见于面部。病变时组织学改变为表皮上1/3突然坏死溶解。棘层细胞增厚,下2/3显示正常,坏死表皮与正常表皮界限清楚。其发病机制不甚清楚,大多认为可能与血胰高血糖素升高、促进分解代谢作用和糖异生促使皮肤营养不良有关,但也有人认为是胰高血糖素升高诱导表皮产生大量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皮肤炎性损害。凡病程中出现皮肤黏膜损伤者往往提示肿瘤为恶性。
 
  2.糖尿病
 
  见于80%~90%(至少2/3以上)的患者,一般为轻度糖尿病或仅有糖耐量异常,多为非胰岛索依赖型糖尿病,饮食或口服降糖药可控制,偶尔需用少量胰岛素治疗。并发症及酮症酸中毒少见。其原因可能为胰高血糖素过量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但血中胰高血糖素水平与糖尿病严重程度之间并不一定平行。
 
  3.贫血
 
  大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象正常或偶有红细胞增生不良,血清铁、叶酸水平可正常,口服铁剂不能改善患者贫血。贫血原因可能与恶性疾病的消耗作用及胰高血糖素过量抑制红细胞的生成有关。
 
  4.消瘦
 
  明显的体重减轻较为常见,其原因可能是胰高血糖素产生的高分解代谢、恶性肿瘤的消耗以及长期慢性腹泻有关。
 
  5.口舌炎
 
  口舌炎也是胰高血糖素瘤较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口角溃烂、舌质绛红、开裂状如牛肉,口腔疼痛影响进食,经久不愈,如此也可导致贫血及消瘦。
 
  6.其他症状
 
  静脉血栓、腹泻、神经精神症状及伴发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内分泌腺肿瘤)。国外报道近30%患者有静脉血栓形成,临床上要警惕深静脉血栓,甚至可引起肺栓塞。少数患者还可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精神抑郁、运动失调、下肢无力、视觉障碍等。
 
  此外,胰高血糖素患者多数有低氨基酸血症。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升高增强了糖异生作用,作为糖异生原料的氨基酸尤其是生糖氨基酸被大量消耗,故这类病人往往伴有血浆氨基酸水平的明显降低,且低氨基酸血症的程度同胰高血糖素水平呈正相关,输入氨基酸可以改善症状。还应注意,约10%的胰高血糖素瘤实为MEN-1的一个部分。
 
  (二)常规检查
 
  1.血常规
 
  多数患者呈正常血色素、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2.糖耐量
 
  糖耐量出现异常,或血糖明显升高达到糖尿病标准。
 
  3.血氨基酸测定 显示低氨基酸血症,血氨基酸谱分析显示氨基酸浓度普遍降低。
 
  (三)定性检查
 
  1.血清胰升糖素测定
 
  通过放免法测定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明显升高,正常人空腹胰升糖素水平低于150pg/ml,约90%胰高血糖素瘤患者血清胰升糖素水平高于1000pg/ml,约7%的患者在500pg/ml~1000pg/ml,约3%低于500pg/ml。根据已获病例报道,大多数本病患者的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波动于800pg/ml~3000pg/ml。一般血清胰升糖素水平高于1000 pg/ml可予肯定诊断。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