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
对症等支持治疗
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避免骚扰患者。补充水、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病情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防止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
破伤风是由于新生儿断脐所致,因其常在断脐后7日左右发病,故又称“七日风”。发病的原因主要是接生时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剪刀剪断脐带,或接生者双手不洁,或出生后不注意脐部的清洁消毒,致使破伤风杆菌自脐部侵入所致。
新生儿病初常有烦躁不安、哭闹,以后可出现吸奶不紧、牙关紧闭、抽搐、眼裂变小、面肌痉挛,即出现皱眉、举额、口角向外牵引、口唇 皱缩、撅起成苦笑面容;颈部和躯干四肢肌肉痉挛,再现双手握拳、两臂强硬、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状;严重者呼吸肌痉挛,出现口唇青紫,甚至窒息;而且任何轻微**,如声音、光亮、震动都能引起痉挛发作;多数患儿有发热,但也可以无热或低热。
新生儿破伤风可预防,如产前孕妇接受破伤风免疫注射,分娩时接生严格无菌操作,保持脐带端的清洁。若遇急产而来不及使用消毒接生包,可将剪刀在火上烧红后使用,并把脐带残端多留 4~5厘米,并在24小时之内按严格消毒操作将脐带远端再剪去一段,重新消毒结扎。其近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再涂以2.5%碘酒。同时,给新生儿肌肉注射TAT和青霉素,可以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佟孝接,罗银秋.脱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风险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8):2336.
[2]左茹阁.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法研究近况.临床急诊杂志.2002,3(2):88-89.
[3]沈艺,赵存英.破伤风抗毒素2次脱敏注射法注射220例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0,15(5):301.
[4]许寿霞,李华,叶雨玲.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方法的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1,7(9):12.
[5]卿素兰.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960例临床观察.山西护理杂志.1998,12(5):223.
[6]段伟辉,裴春莲,例俊峰.破伤风抗毒素新用法的临床观察.山西护理杂志.1995,9(6):243.
http://www.iiyi.com/bbs/viewthread.php?tid=1202032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