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呼吸科诊疗知识 > 外科术后病人是否需要常规应用机械通气

外科术后病人是否需要常规应用机械通气

2018-04-10 08:30 阅读:2306 来源: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 作者:人***天 责任编辑:人间四月天
[导读] 部分外科手术患者,特别是接受大手术者,术后易发生低通气、肺不张和低氧血症,往往在术后需要应用机械通气6~12小时。
部分外科手术患者,特别是接受大手术者,术后易发生低通气、肺不张和低氧血症,往往在术后需要应用机械通气6~12小时。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主要原因包括:①由于**物的残余效应导致病人意识状态波动很大,有些**物会引起病人术后躁,对呼吸循环不稳定的病人非常不利;②手术创伤、疼痛的打击,使病人在术后12小时内不能获得满意的休息。充分的镇痛和镇静,则需要机械通气的保证;③镇痛剂、肌松剂及麻醉剂的残余效应导致患者麻醉术后功能残气量(FRC)降低,同时胸部或上腹部手术亦可影响肺功能,导致FRC降低。FRC降低的后果是低通气、低氧血症和肺不张。对于循环呼吸很脆弱的病人,术后早期的低氧血症和肺不张常常是不能耐受的。因此,提倡在术后早期给予呼吸机支持和充分的镇静镇痛,一般为6~12小时,即所谓over- night,以有利于麻醉恢复,改善功能残气量和肺不张,防止肺间质水肿,纠正低氧血症,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
当然,术后应用机械通气也有一些顾虑,主要包括增加肺部感染机会、循环干扰、延长了镇静剂使用时间、过度通气、分泌物潴留和吸入高浓度氧等不良影响。目前尚缺乏前瞻性的临床对照研究来比较术后直接拔管和机械通气的差异。但是,一般认为,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术前心肺功能异常者,应术后给予呼吸肌短期支持,而手术创伤小、术前心肺功能较好者,应早期拔管,术后不需机械通气。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